《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正式簽署,首批納入我國28個茶葉地理標志產品
據商務部新聞辦公室消息,9月14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德國駐華大使葛策、歐盟駐華大使郁白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
該協定談判于2011年啟動,共歷時8年。2019年底,中歐雙方宣布結束談判。
會晤當天,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德國駐華大使葛策(右)、歐盟駐華大使郁白(中)正式簽署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
協定包括十四條和七個附錄,主要規定了地理標志保護規則和地理標志互認清單等內容。
協定納入雙方共550個地理標志(各275個),涉及酒類、茶葉、農產品、食品等。
我國地理標志產品豐富。根據協定,安溪鐵觀音、安吉白茶、五常大米、四川泡菜等我國第一批100個知名地理標志將在協定生效后立即獲得歐盟的保護,有效阻止仿冒等侵權行為的發生。
第二批175個地理標志將于協定生效后四年內獲得保護。
首批納入協定的28個茶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據悉,依照此前公布的受中歐地標協議保護的中國地理標志名單可知,共有59個茶葉地理標志產品被納入協議中。
根據協定,我國相關地理標志產品有權使用歐盟的官方標志。同時,《協定》為雙方地理標志提供高水平的保護,可為歐盟優質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消除后顧之憂,有利于消費者獲得更多優質歐洲特色產品,滿足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近年來,中歐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中歐簽署地理標志協定,相互承諾提供高水平保護,將有利于促進雙邊地理標志產品貿易,充分體現中歐雙方堅持開展自由和開放貿易、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體制的承諾。在當前形勢下,協定的簽署必將為中歐經貿合作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接下來,中歐雙方將按照各自法律規定履行協定的生效程序,使協定盡早惠及中歐雙方企業和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