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武功:十萬畝獼猴桃 鋪就群眾致富路
9月9日從2020年第六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上傳來喜報,武功獼猴桃區域公用品牌估值10億元,表現搶眼。
10.6萬畝獼猴桃,近10萬畝掛果,陜西武功縣的獼猴桃不僅走進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果籃,也開啟了當地種植戶的幸福生活。
武功鎮尚坡村貧困群眾郭呼玲在陜西綠益隆農林有限公司基地里采摘獼猴桃
貧困群眾的“致富果”
走進武功縣尚坡村,一排排水泥架子整齊地矗立在地里,獼猴桃密密匝匝的掛滿枝頭,三三兩兩的村民一邊在田間摘果,一邊諞著閑傳,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
誰能想到,6年前,這片土地由于離村莊遠,都是半種半撂的傳統耕地。
精準扶貧號角吹響時,武功各級扶貧干部就有了從盤活脫貧產業上“突圍”的共識,縣委、縣政府為群眾提供了以獼猴桃種植為主的產業“菜單”,每畝補助近千元資助群眾購買種苗及種植所需的水泥桿、鐵絲等。
但起初,大部分的貧困群眾都處于觀望態度,不愿意種植。“那個時候擔心掌握不了技術,要是種植失敗,這一家子的生計咋整?”尚坡村貧困群眾徐小娥坦言,她直接將幫扶干部掃地出門了。
村民不愿種,這給駐村工作隊當下潑了一盆冷水。該村駐村第一書記李計國介紹說:“村里大多數貧困戶是因病和缺乏勞力而致貧的,難以靠自身能力發展產業,經過與村里農戶們多次研究后,我們一致認為,尚坡村的獼猴桃要做成致富產業,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引入龍頭企業,用企業化經營理念,同農業市場化、品牌化的趨勢接軌?!?/span>
武功群眾正在自家果園采摘獼猴桃
于是,2015年尚坡村招商引入陜西綠益隆農林公司,種植翠香、徐香等品種獼猴桃1800多畝。在這基礎上,該公司對周邊貧困戶采取“土地租金+務工薪金+分紅股金+托管服務+技術服務+代銷服務”的“3金+3服”產業幫扶措施,流轉貧困戶土地162戶206畝,吸納37個政村997戶建檔立卡戶產業資金624萬元,每年按照最少8%比例分紅,還提供600多個就業崗位,開展獼猴桃技術培訓受益3200多人,帶動群眾發展獼猴桃種植2000多畝,支持公司技術員包抓貧困群眾,適時提供技術指導,按需進行產業托管,并以略高于市場價對貧困戶種植獼猴桃收購包銷。
近年來,武功縣不斷從規范種植環節入手,不斷提升果質,修煉強大“內功”,實現了獼猴桃100%無公害,70%以上達到綠色標準,15%以上達到有機標準,被“全球百大優質原產地·天貓直供”確定為獼猴桃原產地,榮膺2019年度豐收購物節六大“千噸俱樂部”成員站點第一名,獼猴桃產業帶更是整體入選了“春蕾計劃”首批標桿品牌農業產品帶,有力地帶動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獼猴桃背后的“銷售網”
早在2016年,武功就邀請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課題組全面分析武功獼猴桃產業競爭格局,著力打造“特色牌”“差異牌”,將功夫元素與獼猴桃結合,借用擬人化的表達方式,推出了頭戴斗笠、身披斗篷的“武功小子”,作為武功獼猴桃品牌卡通代言形象。2016年6月,武功縣正式運營實施《武功獼猴桃品牌戰略規劃》,推出獼猴桃區域公用品牌“武功獼猴桃”,注冊形象品牌“武功小子”,“下功夫,成好果!”的廣告語也叫響市場,登上楊凌農高會,成功亮相國際大舞臺。
“武功人堅韌、有恒心,縣委書記、縣長十分有遠見地注冊了武功獼猴桃區域品牌,我們優質的果子借著全縣大品牌,銷路更廣,價值更高?!本G益隆公司董事長劉曉峰介紹說。“縣委書記線上推廣,縣長直播帶貨,全縣上下合力打造,讓“武功小子”在市場叫得響當當,園里獼猴桃已被定得差不多了,這樣的好行情,讓跟我發展獼猴桃的400余戶群眾信心足足的!”根據他的估算,今年產量保守估計能有1200噸左右,產值將達720萬元。
“武功”獼猴桃除了苦練品質“內功”外,還修煉了電商銷售的“飛毛腿”和消費扶貧的“組合拳”兩套外功。
“作為天貓農場首個數字化基地,疫情期間,我們120萬斤獼猴桃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一空”。在南仁社區健康果業千畝果園里,董事長校景成一邊帶著工人摘果,一邊告訴記者。這個遠近聞名的獼猴桃種植能人,現在和西北最大的農產品電商企業成了“親密合作伙伴”,每天都要在平臺上通過視頻“即視對話”。
“吃貨楠哥”團隊直播網紅余姣正在售賣武功獼猴桃
一頭連著田間,一頭連著餐桌,涉農電商讓生產和消費“無縫對接”起來。目前,武功共有336家電商企業和87家快遞企業,一年僅獼猴桃這一項農產品線上發貨就達到9萬噸。
9月1日,在武功鎮洛陽村,陜西西域美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抖音官方賬號“山貨上頭條”攝制組,正在村里種植園內通過抖音小視頻集中宣傳武功獼猴桃,武功縣縣長姚俊峰在直播間向全國觀眾積極推薦武功獼猴桃。
這幾天,武功縣1個互聯網產業園、2個縣級電商運營服務中心、8個鎮級電商運營服務站、95個村級電商運營服務點全面為豐收的獼猴桃運轉起來,336家電商企業、40家快遞公司全部到了田間地頭收購獼猴桃,1400多個體網店、2800人的微商都在為獼猴桃銷售忙碌,300多家“智慧鄉村”小店和農村淘寶網點將村里的獼猴桃放在網站“c位”,一顆顆獼猴桃搭乘“武功快車”飛出武功,飛向全國,不到2天就進入了千家萬戶。
目前,打開武功縣干部群眾的朋友圈全都是獼猴桃銷售的廣告,縣委、縣政府鼓勵各級黨員干部將朋友圈、微信群,變成銷售農產品“云端大賣場”。
河道社區河東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毅發現因疫情影響,群眾種植的獼猴桃銷售困難,立即聯系了“娘家”武功縣聯通公司通過省工會組織咸陽聯通、榆林聯通、西安聯通等兄弟單位,購買了河東村獼猴桃2.2萬斤,助力貧困戶毛收入12.1萬元。
河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宋曉綢開心地說著,“多謝武功縣聯通公司的員工以每斤5元的高價,將我家8千斤獼猴桃購買一空,我現在手里摸著票子,都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span>
近期,武功縣還授牌了第一批3家消費扶貧試點企業,認定了128個扶貧(農)產品目錄,推薦4家企業5個扶貧產品通過了國扶辦認定,開展扶貧產品進校園、進超市、進市場、進醫院、進小區、進機關的“六進”活動,并在陜西美農公司設立了“消費扶貧地方館”,鮮生云倉公司建立了“消費扶貧專區”,泰和特產商行布置了“消費扶貧專柜”,多措并舉擴大消費渠道,獼猴桃等消費扶貧產品銷售額達到1.41億。
產業發展孕育的“小康夢”
獼猴桃既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2018年,尚坡村成立了集體經濟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戶”的模式,帶動更多的群眾加入到發展獼猴桃種植的行列。目前,村里從綠益隆公司回購了27畝掛果獼猴桃,發展村集體經濟,雖然不是盛果期,但產值也將達到22萬元。
“這片獼猴桃不僅能夠幫助我增加收入,也是我們走向小康的希望和底氣?!辈稍L中,筆者在園區遇到了正在從事獼猴桃田間管理的貧困戶尚迎路,他說:“在村集體經濟的獼猴桃園里務工,離家近,一天還能掙80元的勞務費,一年僅勞務收入就有1萬多元,這是村里為我們找到的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工人們正將獼猴桃貼簽、裝盒,做好電商發貨準備工作
近11萬畝的獼猴桃,栽種、授粉、剪枝、采摘,任何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人工。在綠益隆公司,無論是務工、技術管理,還是公司勤雜,都可以見到貧困戶的身影,共有47名貧困戶常年在這里務工,該獼猴桃基地也被認定為市縣就業扶貧基地。
這是武功縣以涉農企業和村集體經濟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的一個縮影。尤其在今年,面對疫情帶來的就業難題,涉農企業和村集體經濟為武功縣“內安外輸”雙向發力、解決就業問題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共有183個村發展了村集體經濟,讓1590多名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認定了29家社區工廠和就業扶貧基地,安置貧困勞動力198人。
獼猴桃產業發展帶來的效應,不僅局限在幫助村民增收上,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村里的壞風氣。
尚小朋是尚坡村出了名的“壘長城”專業戶。因為打牌顧不上家,家人之間的感情日趨冷淡,吵架成為他家的主旋律。為調解他家的矛盾,村干部把他家門檻都要踏破了。村里獼猴桃園建成后,村干部多次上門勸說他進園就業?,F在的他,每天都在村里的獼猴桃園里忙碌,“忙著掙錢還來不及,哪還有工夫打麻將?”
依靠獼猴桃產業,有了集體經濟收入的尚坡村,將“愛心超市”紅紅火火地干了起來。小到一包鹽,大到一床被,十幾種商品擺滿貨架,積分兌換標簽對應張貼,面貌干凈而又整潔。“村里愛心超市能用勞動換積分,積分兌物品,我一下子感了興趣,人變得勤快了,精神面貌也好了,平時村里有什么集體活動,都主動報名參加,到現在用積分兌換了好多日常生活物品呢!”尚坡村貧困殘疾人尚巨會向記者細數著愛心超市帶給他的變化。
一顆顆獼猴桃引起的連帶效應正在激活一個縣域的創新能力。據了解,武功縣正在以鄉村振興為新的航線,以發展獼猴桃的思路和魄力,加快推進奶山羊、設施大棚、特色種養、鄉村旅游等產業,促進農民群眾在全面小康的路上走得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