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特色水果胡柚化身電影“主角”
最近,在浙江省的電影院線上,有部國產動畫片引發了一場聲勢不小的觀影潮。來自浙江常山縣的特產水果胡柚,化身電影主角“胡柚娃”,以中國民間裝飾藝術風格為特色,反映了新農村生態文明與文化建設,更是勾起了衢州人的集體“回憶風”。
該電影名為《胡柚娃》,由常山縣政府聯合相關企業共同打造,融合了水墨、剪紙等多種中國傳統藝術特色,在近期舉辦的浙江省“電影暖場活動”中,系入選節目單僅有的兩部國產動畫片之一。金黃的皮膚,肉嘟的身材,頭戴休閑帽,身穿花衣裳,一雙大圓眼……“胡柚娃”憨態可掬的形象,著實令人喜愛。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3年初,常山縣委宣傳部就將常山胡柚產業延伸到文化產業中,推出了以常山胡柚為原型的“胡柚娃”卡通形象。此后,“胡柚娃”系列作品相繼亮相中國國際動漫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中國伊朗文化貿易周、法國戛納電視節等,并且開發了胡柚娃玩偶、胡柚娃表情包、胡柚娃連環畫等各種文創產品。
“我覺得常山用動漫的形式,把當地特色產品推廣出來,是一個非常明智,且具有借鑒意義的方法。”在《胡柚娃》總制片人劉峰看來,動漫在青少年群體中非常喜聞樂見,通過這一形式,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常山的文化和特色。據悉,該電影不僅亮相浙江省內,還會登上江蘇、山東、河南等地的影院熒幕,并將在四川等地農村電影院線上映。
電影全域上線啟動當天,還舉行了一場“胡柚娃”文化IP價值開發座談會。資深動漫IP產業化運營專家張磊認為,通過植入常山貢面、常山醅糕、胡柚祖宗樹、三衢山等文化和歷史元素,使得動畫片更具地方特色,也讓更多常山IP以組合形式“出道”。
“通過藝術推動經濟產生更大價值,通過文化創新,來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本身就很有意義。”在浙江大學影視與動漫游戲研究中心主任盤劍看來,《胡柚娃》是一門藝術,應該成為新時代中國動畫學派的代表作,讓觀眾在消費和娛樂的同時,傳播我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在中國動畫學會常務理事朱毓平看來,“胡柚娃”的八年,是執著的八年,其IP品牌化要提升影響力,就在于好故事的構架,一定要找準定位、拓展產業鏈,“因為做出品牌后,其價值就會有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