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談貧困地區直播帶貨:不反對,但不完全倡導
談及貧困地區直播帶貨,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表示,不反對,但不完全倡導。他提到,目前發現少數地區請名人大牌,最后算賬下來,直播帶貨請名人花的費用和直播帶貨以后的效應不成正比。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云 來源:國新辦網站
國新辦28日舉行消費扶貧行動有關情況發布會,有媒體問:直播帶貨是近期的熱詞,各地也將此與消費扶貧結合,幫助貧困戶獲得更多收入。但有分析認為,在直播帶貨的熱潮過后,扶貧產品還存在著產業化發展不足、職業化人才培養需求增加以及物流和銷售渠道等方面問題,消費扶貧下一步該如何走?
洪天云稱,首先肯定直播帶貨是個非常好的形式,一些貧困地區的縣長、書記還主動站出來直播帶貨,我們不反對,但不完全倡導,但是對名人,特別是各個方面在消費者中有影響力、帶動力的直播帶貨相關人士是高度肯定和鼓勵的。
但他提到,直播帶貨目前也出現了小情況,貧困地區對直播帶貨的產品算兩本賬,扶貧產品在貧困地區發展產業是一個重要的事情,幫助貧困地區宣傳,幫助貧困地區直播帶貨,讓它擴大影響,好酒也怕巷子深,需要在這塊做。
另外一方面要算經濟賬,目前發現少數地區請名人大牌,最后算賬下來,直播帶貨請名人花的費用和直播帶貨以后的效應不成正比,成反比,花了好幾十萬、上百萬,最后直播帶貨銷售才小幾十萬,這個賬怎么算算不過來,所以這方面是教訓,也對以后工作提出新要求。
洪天云提到,現在貧困地區產業扶貧成果大規模展現,但也客觀的看到,扶貧產業發展是有周期、有規律,是有一個長時間的過程的,現在貧困地區由于相關物流條件、發展條件和現代設施的相關條件,比發達地區和內地發展好的地區差。
另一方面,扶貧產品很多產業的產業鏈條不長,鏈條比較脆弱,在工作過程中,各個環節中,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比較低,扶貧產品的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不高,特別是物流配送和物流設施都還有差距。
洪天云強調,這都需要在今年攻堅戰剩下的幾個月時間里把相關短板補好,補齊,同時在“十四五”這五年規劃中把這項工作作為重點,把相關的困難問題考慮更多一些,推進扶貧產品和市場的有效對接,參與大循環、參與市場化的大競爭,由于貧困地區是市場信號比較弱的地方,政府還要繼續發揮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