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蘋果逆市轉型:"高精尖"領航產業高質量發展
盛夏時節,在前往煙臺蘋果核心產區棲霞市、萊州市等地的路上,隨處可見漫山的蘋果掛滿枝頭,可以預見蘋果收獲時的景象。21日至24日,由中共煙臺市委宣傳部、煙臺市農業農村局主辦,膠東在線網站承辦的“2020煙臺市首批‘菜籃子’示范基地(企業)暨煙臺縣域農產品品牌全國媒體‘云’推介”活動圓滿完成采訪任務,采訪團對話煙臺蘋果龍頭企業,透過市場乏力的逆市霧靄,剖析煙臺蘋果產業探索高質量發展的看家本領。
求變是習慣,貫穿130余年蘋果種植歷史。
2019年,煙臺蘋果栽培面積282萬畝,產量約568.2萬噸;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果品龍頭企業48家;產品出口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品牌價值141.48億元,連續十一年穩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首……這是擁有130多年栽培歷史的煙臺蘋果,所取得的成績。
當前,隨著全國蘋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加劇;加之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煙臺蘋果銷售遭遇“冰點”。煙臺市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蘋果剩余庫存量約105.18萬噸,約占全年總產量的18.5%,約有17.5萬噸因疫情影響沒有正常銷售。
疫情之下,危與機并存,對煙臺蘋果產業而言,機遇的取得,必先于“危”的腳步。無論從老舊品種到新品種升級,還是從老舊管理模式到新技術示范推廣,又或是從經銷鮮果到果品深加工等,煙臺蘋果產業升級的步伐一個接一個。當前,煙臺果品企業高端蘋果銷售穩中有進;在電商領域,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直播帶貨,煙臺蘋果經營者敢于嘗試,今年以來,全市線上銷售36.48萬噸,同比增加24%。
一路走一路看,縱觀全市蘋果產業發展脈絡,“高、精、尖”的內在品質,已融入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血液,正凝聚起煙臺蘋果產業革命的磅礴力量。
高端特色化,口感佳高品質蘋果銷售穩定。
對于多數普通蘋果經營者來說,今年蘋果市場堪稱艱難。面對艱難的局面該如何突圍?在棲霞博士達集團,采訪團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走高端化路線。
“你拿一個蘋果,聞一聞都有芳香。”煙臺博士達集團董事長張朋義介紹說。博士達集團用近十年時間,打造了“BSD”高端蘋果,每盒12個蘋果,按蘋果規格分299元、199元和99元三個價位。“我們今年已經銷售鮮果上萬噸,庫里僅剩一千多噸,正在出貨。”張朋義說。
在萊州記者在免套袋蘋果中找到了答案,萊州市瑯琊嶺小龍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景波介紹,經過4年多的摸索,合作社已完全掌握蘋果免套袋技術。目前,合作社800畝蘋果所產的2500噸免套袋蘋果已銷售一空。“不套袋蘋果光照時間長,更易積累糖分,香氣濃郁。我們今年售價最高可達12元每斤,今年均價在3.5元左右。不愁賣,今年又有500畝果樹進入盛果期,產量還會增加不少。”王景波說。
免套袋蘋果不僅品質得到了市場認可,價格較為可觀,而管理成本卻大大降低。王景波說:“免套袋技術采用化學疏花、疏果方式,可以節省80%人力,每畝地從買袋、套袋、摘袋、轉果、摘葉等方面算下來,可以節省成本大約6000元。”
精細智能化,果園生態循環,全產業鏈運營。
像博士達集團這樣的高品質蘋果如何生產,誰來生產,又是如何銷售的呢?在博士達一處生態園里,張朋義給出了答案,他說:“我們公司是涉及苗木培育、肥料供應、果品銷售、深加工等蘋果全產業鏈的農化集團。我們吸引了棲霞、萊陽的4000多戶社員加入合作社,果園兩萬多畝,我們統一管理標準,指導果農改善品質,統一肥料供應,比如我們會根據果樹樹齡幫果農合理搭配肥料,配送后還要做好售后服務,成熟后統一收購,幫他們賣個好價錢。”
張朋義特別指出,合作社嚴格控制采摘時間,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下旬下樹,保障品質。在蘋果采收入庫后,依托冷庫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輕松掌握冷庫內溫度、濕度等多項數據情況,保證蘋果存儲在最佳環境中。
博士達集團引進了法國邁夫精分選生產線,通過水洗、風干、拋光、糖度檢測、霉心病檢測、等級分選等流程,嚴格把控質量關。張朋義說:“保證到達客戶手中的蘋果沒有任何瑕疵,每年可加工10000余噸優質蘋果,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水果分選設備,還能保證公司走向市場的每一個蘋果糖度都在13度以上。”
果園管理,是產出好蘋果的基礎,關于免套袋技術管理的果園,萊州市瑯琊嶺小龍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將果園、養殖場和有機蔬菜基地集合起來,打造循環模式。王景波說:“果園管理我們采用生草覆蓋、以草治蟲、以蟲治蟲的方式,將養殖場雞糞發酵后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今年我們新栽了500畝果園,將來采用智能化、標準化管理,進行機械剪枝。種養結合實驗方面,我們在果園里投放了2萬只鵝、1萬只蛋鴨,用于除草、治蟲。”
頂尖產品線,蘋果深加工領行業風氣之先。
蘋果可以以多種產品形態存在,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煙臺從供給側主動出擊,延長產業鏈。早在2012年,煙臺中泉食品有限公司便將目光聚焦在蘋果深加工上,該公司董事長姜延泉介紹,目前,公司蘋果深加工產品不斷豐富,蘋果脆片、果粒、果脯、酵素、果酒等產品成為新的銷售熱點,不僅供應國內的商超、航空、高鐵等渠道,還出口到東南亞、中東和西歐等地區,為煙臺蘋果產業探索高質量發展,提高蘋果附加值增加農民就業機會開辟了新的方向。
在蘋果片加工車間,該公司企劃經理孫濤詳細介紹了蘋果深加工過程,其中在蘋果切片階段,采用先進的水刀去皮設備,減少金屬刀具接觸,防止蘋果氧化,保持原本色澤,每年可加工鮮果5萬噸,各類產品價位從6元到15元不等,口感細膩,深受女士和兒童喜愛。
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下,該公司積極融入直播帶貨經濟,邀請知名主播團隊進行直播帶貨,一小時最高帶貨量可達500多萬元,3次直播帶貨銷售額高達2000萬元。“一個小蘋果做出了大文章、大產業,蘋果作為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我們正積極打造‘天下果倉’,希望以自身行動,帶動廣大果農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實現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姜延泉說。
在蘋果深加工領域,中泉食品不是獨行者。博士達集團于2018年建設完成蘋果深加工-蘋果脆片生產加工車間,申請運營自有品牌“音樂果園”系列脆片產品,以及酵素、果醬、果脯等產品。“生產的蘋果脆片原料全部采用公司自有基地生產的有機蘋果。目前公司已經取得了有機產品認證等多項認證;新規劃的蘋果膠原蛋白和蘋果面膜的項目,預計將在近期投入建設。”張朋義說。
此外,張朋義還透露,經過積極申請,中國富硒蘋果產業基地將于不久的將來在棲霞揭牌。這標志著,棲霞在蘋果產業升級中又占據了一次主動權。屆時,除富硒蘋果鮮果,還可以生產富硒蘋果牙膏、洗手液、面膜、香皂等深加工產品。
煙臺是著名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那蘋果飲品的加工情況如何呢?煙臺吉斯波爾釀酒有限公司,就利用北方水果之鄉的地域和資源優勢,開發出蘋果白蘭地、發酵型果汁醋飲料、純麥蒸餾酒、蘋果蒸餾酒、蘋果發酵酒、果舒*食醋等系列產品。
吉斯集團總裁孫傳洋介紹,以蘋果為原料生產的發酵型果汁醋飲料迎合了現代都市人綠色、健康的消費理念。“吉斯果園”發酵型果汁醋飲料在制作工藝上摒除了傳統的蘋果汁飲料做法,采用來自煙臺優質果源基地的水果,以濃縮果汁為原料,將天然果汁首次發酵成果酒,果酒再經過二次發酵成果醋。“經二次發酵而成的吉斯果醋口感酸甜,老少皆宜。”孫傳洋說。
“打鐵還需自身硬”。煙臺蘋果產業不斷求變,于逆市中轉型,在危機到來之時方能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