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崛起“荊品名門”
地處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腹地,湖北省荊門市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但一直以來,由于缺乏響亮的農業大品牌、農產品深加工程度不夠,導致荊門農業“大而不強”。
2019年3月,首屆湖北油菜花節在荊門市沙洋縣舉辦,荊門市委市政府在會上宣布,將傾力打造荊門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荊品名門”。從此,一條融合產業、文化和旅游發展的荊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之路正式啟航。
2年多來,盡管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荊門農企堅持負重前行、迎難而上,在“荊品名門”直播帶貨、新媒體營銷等創新舉措示范帶動下,荊門品牌協會會員企業累計線上銷售額呈30%遞增速度。“荊品名門”榮獲2020全國區域公用品牌創新傳播獎。
“荊門市要大抓品牌、抓大品牌,推動‘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與荊門的優質稻米、高油酸油菜、生豬深加工、清水小龍蝦、精品花卉苗木等五大產業品牌聯動發展。”荊門市委書記王祺揚表示,要按照農業產業化全要素、全產業鏈的思路來打造荊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荊品名門”,切實將“中國農谷·長壽荊門”等品牌資源優勢轉化為農業產業競爭優勢、發展勝勢,實現從“賣資源”向“賣品牌”轉變。
從“中國農谷”到“荊品名門”品牌戰略
在荊門境內,不僅有平原湖區,還有山嶺崗地,是一個能代表湖北農業自然條件、農業作物種類的典型市州區域。2011年底,荊門提出了姓農不唯“農”,農谷重在“谷”的“中國農谷”戰略。此次荊門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荊品名門”,就是始于“農谷”,源于“荊品”,出自“名門”。
千年遺址屈家嶺,農耕文明貫古今。深厚的文化底蘊、巨大的土地優勢、疊加的政策環境……“中國農谷”省級戰略,由荊門實施。昔日湖北規模最大的國有五三農場,后建為屈家嶺管理區,今朝成為“農谷”核心區。
傅廷棟院士為“農谷”帶來了華中農業大學新培育的高油酸、抗根腫病等油菜新品種,建立了油菜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李玉院士帶領團隊研發出農作物下腳料栽培食用菌等技術,提升了食用菌產業產品附加值……如今,荊門“中國農谷”建成涉農院士專家工作站24家,與20多所重點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科研機構為依托的產學研創新體系正在形成。
“農谷”的建成,關鍵取決于產業及品牌發展。荊門農產品豐富,農業企業眾多,可有時候一個品種在一個企業就有多個品牌,自有品牌知名度不高。荊門還缺少一個全產業、全品類、專屬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引領未來農業的發展。
2019年,荊門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協會,荊門市農業農村局隨后成立了領導小組,編制了品牌建設的規劃,全方位開展宣傳,亮相央視,登上高鐵,在高速公路、地鐵、商圈發布品牌形象廣告……取得了階段性效果,“荊品名門”的影響力得到提升。
從“1+8”母子品牌到“四梁八柱”品牌體系建設
為做好“品牌化”這篇大文章,近年來,荊門市委、市政府以“荊品名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引領,通過“政府+協會+企業+基地”的運作機制,以“產業鏈+基金+品牌”為途徑,全力推動農業產業、品牌、平臺等資源整合重組,完善全市農業產業價值鏈,培育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
2019年,“荊品名門”實施“1+8”母子品牌,即以“荊品名門”為母品牌,優質稻米、高油酸油菜、清水小龍蝦、漳河島橙(果凍橙)、大柴湖花卉和京山對節白蠟、荊山食用菌、長壽食品、綠色家居等八大農業重點產業為子品牌。推動“四梁八柱”品牌體系建設,以“母子品牌”的形式帶動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地理標志農產品走向市場。
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渠道。線下開展與荊門市供銷社和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等大型商超企業的合作。線上打造“荊品名門”農產品商城、垂直銷售平臺,開通了天貓淘寶、蘇寧、京東等線上第三方店鋪。2020年,運用以“直播+短視頻+電商”的形式,“市長直播帶你看荊門”“縣長抖音直播帶貨”,以“市長連線明星”為亮點,助力“荊品名門”等荊門農特產品銷售。
通過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荊門市成立產業標準建設專家組,優質農產品統一質量標準、統一設計包裝、統一宣傳推介。2年來,“荊品名門”已分兩批對40家農業龍頭企業進行品牌授權,以政府權威和公用品牌公信力為農企產品背書,帶動農企產品銷售增長。同時以嚴格的質量標準,精選300余款高品質精品建立“荊品庫”及外貿產品目錄,開展跨境營銷,大批優質農產品走出湖北,走向全國。
荊門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協會秘書長何勇介紹,“荊品名門”品牌建設2年來,政府各部門大力支持、密切合作,在產業指導、政策資金、產品檢驗、質量提升、市場監管、渠道建設、政策扶貧等方面給予了全面、充分、有力的指導和扶持,營造了優良的“荊品名門”品牌建設環境,為“荊品名門”品牌的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實施“五個一”工程,吹響產業化發展新號角
2021年3月,荊門市依托與華中農業大學的戰略合作機制,提出實施一袋米、一壺油、一頭豬、一只蝦、一枝花“五個一”工程,力爭通過3—5年努力,打造五條百億級農業產業鏈。實行“一個品牌、一個龍頭企業、一條產業鏈、一個領導包聯、一個專班推進”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做強產業龍頭、做長產業鏈條、做優產業品牌,要進一步擦亮打響“荊品名門”區域公用品牌。
荊門市政府為張啟發、傅廷棟、陳煥春、顧澤茂、熊善柏、包滿珠等一批華中農業大學的專家團隊頒發聘書。國寶橋米、荊品油脂、鐘祥牧原、楚玉萊信克、農青園藝等公司被授予華中農業大學產學研基地暨荊門市農業產業“五個一”工程龍頭企業。
荊門“五個一”工程涉及的相關產業,通過與華中農業大學等國內外科研院所、知名專家學者緊密合作,牢牢抓住湖北省內高油酸油菜制種權,“優質優價”的水稻收購市場逐漸形成、制定清水小龍蝦養殖地方標準,加快區域性花木交易市場建設,生豬生產技術實現了質的飛躍。
未來幾年,荊門將發揮“京山橋米”獨特文化和資源優勢擦亮品牌;發揮高油酸油菜產業先發優勢,提升荊門油菜花旅游知名度;還將全面提升稻米品質,發揮水資源優勢,建設全國高品質小龍蝦產區;深挖山地、林地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鐘祥大柴湖、京山對節白蠟等花卉苗木產業;聚焦生豬全產業鏈打造,把荊門打造成全國肉食品供應基地。
“企業是推動荊門疫后重振、打好經濟發展戰的主力軍,9月,荊門市已出臺10條硬措施,支持企業融資紓困,推進經濟社會復元重振。”荊門市市長李濤表示,荊門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措施,加快推進“五個一”工程實施方案,要建立重點項目庫、重點企業培育名單,積極對接湖北全省十大農業產業鏈,以培育重點企業為抓手,打造產業鏈,形成集群發展。真正實現打響一個品牌,帶動一個產業,活躍一片經濟,富裕一方百姓。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