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
愛上一碗粉,戀上一朵花。柳州螺螄粉、橫州茉莉花成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的典范。
規模化、優質化、品牌化,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漸入佳境。
廣西是全國農業大省區,生態優勢明顯。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廣西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特優區全國第一
永福羅漢果、百色芒果,與這些耳熟能詳的地方特色農產品相伴還有一個更專業的名稱——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截至目前,廣西已創建18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數量位列全國第一。
與優勢區相呼應的是產業集群。
去年6月,全國批準建設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廣西三黃雞產業集群”“廣西羅漢果產業集群”上榜。
“十三五“”以來,廣西圍繞農業優勢主導產業,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致力提升打造一批結構合理、鏈條完整、聚集度高、競爭力強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永福縣不僅是羅漢果原產地,還是我國最大的羅漢果生產出口基地,產量占全國的90%。
目前,全世界70%的羅漢果均產自永福縣及周邊原產地域保護區域,羅漢果原果及其制品遠銷日本、美國、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永福縣成為世界著名的“羅漢果之鄉”。
值得一提的是,永福羅漢果特色小鎮依托羅漢果產業為主導,建成集羅漢果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區。這里基礎建設完善,產業特色鮮明,規劃園區和項目星羅棋布,包括了羅漢果育苗、種植、加工、研發、銷售(電商)、體驗、休閑飲食等綜合配套產業。
燎原之勢來自星星之火。廣西以創建示范區(園、點)為抓手助推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目前, 13851個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園、點)獲認定,其中自治區級核心示范區339個,初步打造形成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等6個千億元級產業,蠶桑、中藥材、優質家禽等500億元級產業。
一碗粉的傳奇正在延續
作為螺螄粉起源地、率先生產袋裝螺螄粉的城區,柳南區堅持對這一產業進行創新和探索。2019年12月,柳南區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從綠色、生態、安全的螺螄粉原材料種植養殖業,到袋裝螺螄粉生產及米粉、酸筍等螺螄粉原材料深加工業,延伸至物流配送、農業休閑觀光、工業旅游等,產業園有力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全產業鏈業態全面形成。
如今,山上是竹海,地上有豆角,田里有稻螺,整個柳州的相關園區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10萬畝以上,已建成螺螄粉原材料種養示范基地14個,
帶動原料基地農戶20余萬人,農產品加工企業44家。以螺螄粉產業為主導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預計今年總產值達64.7億元,糧食、蔬菜加工16萬噸,日產袋裝螺螄粉100萬袋,創造了地方特色食品銷售的奇跡。
走進螺螄粉產業園,一陣陣螺螄粉獨特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將一箱箱螺螄粉裝上物流車。
如今,柳州螺螄粉從名不見經傳的街頭小吃迅速成長為全球“網紅”。
品牌化,讓廣西現代特色農業越走越遠。
“廣西好嘢”多起來
“廣西好嘢”是廣西農業品牌總體形象標識,由廣西青山綠水、富硒資源、花山巖畫及優質農作物元素組成,囊括了廣西一系列高端農產品品牌。
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積極推動農業由增產轉向提質,促進農業產業提檔升級,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發布“廣西好嘢”農業品牌285個,品牌總價值超過2500億元。
圍繞規模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廣西加快推動全產業鏈、三產融合發展。推進創建300個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形成一批千百億元產值以上、排名全國第一或前列的優勢產業集群;每年打造一批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自治區級產業強鎮。(莫迪、沈泉池)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