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輸煤輸電到供菜供糧—— 一碗“大同好糧”品享三晉味道
大同市黃花產業基地?!≠Y料圖
塞外大同,天高云闊。
地處雁門關外的山西大同,高原的環境,寒涼的氣候,造就了小米、苦蕎、黍子、莜麥、豆類等一大批優質雜糧特產,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曾經的“煤都”大同,近年來發力打造“大同好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引領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延伸,為資源型地區產業結構重塑、農業高質量發展輸出著經驗和智慧,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蓄后勁。
特色引領延伸產業鏈
盛夏時節,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的一片片黃花匯聚成一望無際的金色花海,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賞黃花、拍美景、品美食,體驗田園之樂。
大同黃花,有600多年栽培歷史,是我國黃花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富鋅富硒的火山土,孕育出“大同黃花”優良的品質。
“大同地區土地條件較差,發展現代農業必須轉變思想?!贝笸修r業農村局局長張穎龍表示,“要加快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推動大同有機旱作農業高質量發展。”
要“保護好、發展好黃花產業,把黃花產業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span>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西坪鎮唐家堡村黃花有機標準化基地考察時,對當地黃花產業發展提出期許。
在市縣土地流轉、資金扶持、技術服務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支持下,大同人種植黃花脫貧致富的信心空前高漲,黃花種植規模逐漸超過26萬畝。
“過去家鄉沒產業,只有外出務工,現在村里通過種植黃花發展起鄉村旅游,來我們這里觀光的游客可多了,如今不僅收入增加,還能兼顧家里,日子過得很充足,很幸福。”談起黃花產業,云州區唐家堡村村民唐萬笑容滿面。
隨著黃花的大規模種植,新的問題又出現了。由于黃花產量突然增多,市場一度滯銷。大同市品牌農業與科技信息發展中心主任梁全表示,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全市在延長黃花產業鏈上下功夫、做文章,特別是針對黃花景觀期長達40天的特性,提出了發展鄉村旅游、通過旅游產業的高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
“黃花之鄉”核心區——云州區西坪鎮,依托3萬多畝黃花,一方面主打黃花菜產業,加工黃花醬、黃花泡菜等食品,將產品成功送上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消費者的餐桌;另一方面建成黃花田園綜合體,用黃花風景串聯起特色村莊、大同古堡、火山景區,形成了“游覽40天”的田園風光集中旅游區,一二三產業實現了融合發展。
“前幾年,黃花銷路單一,只能賣給中間商。現在各個扶貧超市里就可以直接將干、鮮黃花以及黃花加工產品黃花飲料、黃花醬、黃花酒、黃花面膜、護手霜等賣給游客,每天一個直銷攤位最多時能銷售四五千元?!贝笸悬S花辦主任安一平介紹。
政策“組合拳”下,黃花產業已是大同市鄉村振興的新力量,也印證了農業正在成為大同率先轉型發展的破題之舉。目前,該市黃花種植面積達26.1萬畝,覆蓋61個鄉鎮176個村3.62萬農戶。
品牌建設提升價值鏈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古話中大同農家的“寶玉”黃花,這幾年成了“致富花”,這給大同人發展特優農業以巨大的信心,也為大同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樣本。
從農業出發,大同頂層設計。2018年,在政府推動下,大同正式推出“大同好糧”區域公用品牌。
“‘大同好糧’是嚴格質量標準、適應市場需求、涵蓋大同‘特’‘優’農產品的區域公用品牌?!睆埛f龍表示,“打造‘大同好糧’區域公共品牌是大同市委、市政府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大同市有機旱作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span>
大同市地處山西北部黃土高原,既是旱作農業區,也是特色雜糧優勢區。全市平均海拔1000多米,境內山多坡廣,地形復雜,土壤多樣。獨特的地理,冷涼的氣候造就了大同市“特”“優”農產品的優良品質。
2018年,山西全面啟動實施有機旱作農業創建,規劃出六大特色農業區域,因地制宜布局有機旱作技術模式和20項農業生產行動。
省級規劃后,2019年,大同提出建設高標準農田19.1萬畝,整建制推進靈丘、廣靈創建市級示范縣,打造3個省級封閉示范片,創建有機旱作農業樣板項目區10萬畝,推廣滲水地膜穴播技術10萬畝,旱作節水和地膜減量增效技術15萬畝,帶動全市農業發展。
示范帶動下,大同特優農業區域板塊漸漸清晰。靈丘打造有機蘋果、苦蕎等產業,陽高形成高粱、西紅柿優勢生產區,廣靈建設有機谷子、有機香菇生產帶,云州扶持有機黃花菜種植……
在政府背書、品牌整合下,大同市品牌、標準、準入三大體系共同發力,強化品牌打造和建設。京東集團從營銷、供應鏈升級、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推進“大同好糧”的線上銷售、渠道拓展。
瞄準好糧,大同尋找后發優勢、找準定位。用品牌化引領大同農業產業化、市場化、標準化,提升農產品質量和競爭力,旨在把大同建設成為京津冀經濟圈綠色、優質、穩定的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大同好糧’是一個全域化、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公用品牌,實行‘母子品牌’運作,帶動轄域內‘大同黃花’等子品牌發展,實現子品牌產品溢價。”張穎龍表示。
特色優質是地方農產品天然的競爭優勢。大同市伊欣園面業食品公司創立十幾年,轉型為經營雜糧面為主。董事長曹東祥表示,公司轉型雜糧面生產后銷售渠道大大拓展,在專、精、全的發展道路上不斷邁進。“從粗加工到精深加工,效益至少能提升10%以上,延伸產業鏈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環節?!?/span>
有機旱作使“大同好糧”有了市場溢價力,也讓農民的獲得感增強,大同農業找到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大同好糧產品展示
品牌賦能完善供應鏈
經近年來持續發力、強力打造,“大同好糧”品牌建設已初見成效,市場知名度日漸提升,影響力不斷擴大,有效帶動了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發展,推動了大同特優農產品“走出去”。
在天鎮縣通航糧貿有限公司,紅、白、黑、圓奶花、長奶花、黑花、紅花七種顏色的蕓豆堆成的“蕓豆山”,讓人仿佛置身于“七彩迷宮”。該公司采取“企業+農戶”模式,自種、合作種植蕓豆面積超2萬畝,年加工蕓豆5000噸。
公司總經理吳海平介紹,作為山西有機產品出口企業,公司不僅將優質的蕓豆和其他各類小雜糧送到了國內百姓餐桌上,還遠銷法國、意大利、荷蘭、南非、土耳其、馬來西亞等9個國家。公司每年出口價值300萬美元的雜糧產品,帶動天鎮縣其他企業出口總額達800萬元。
為推動“大同好糧”走向大市場,大同市積極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大力支持三利、宜民等企業通過對接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知名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展網絡銷售,共銷售2000多萬元。先后在央視“秦晉之好”“大同黃花晉京城”“星光行動·大同好糧助農專場”等大型直播活動中,實時銷售1300多萬元,帶動銷售上億元。
“大同雜糧和大同黃花名氣越來越大,企業的市場推廣就變得得心應手?!贝笸r產品公司總經理龐爾舜表示,“大同黃花”入選了百強農產品區域品牌,三利公司也榮獲中國農交會金獎,品牌溢價明顯。目前產品既有面向農貿集市的大宗商品,也有走進永輝、家樂福等大型高端超市的精品貨,“大同好糧”的品牌影響力助推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園區孵化企業,企業培育產業。大同市在農業產業園的依托下,瞄準農產品精深加工,科學布局形成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提升“大同好糧”的市場價值。
山西宜發同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依托主食生產線、醬菜生產線、醬鹵肉制品生產線、方便菜制品生產線、速凍調理制品生產線,研發出黃花醬、匠心小菜、黃花主食、黃花月餅等系列食品,實現了黃花由原料到產品的市場化轉變。
同時,該公司借助中央廚房,通過冷鮮、冷凍和常溫倉儲以及物流配送,將黃花搭配融入營養早餐、商務餐、學生餐、老年餐,實現了黃花由田間到餐桌的消費升級。公司總經理賈啟表示,在黃花等產品深度開發后,公司向功能類產品發力,致力于進軍方便食品和零食市場,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價值。
農業供給側結構不斷升級,為大同農業開辟了新窗口,曾經的“煤都”大同市正在從“輸煤輸電”向“供糧供菜”成功轉變;反過來,大同市深耕農業產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又為城市的轉型發展走出了一條新路。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