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原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
8月,走進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只見這里草木繁盛,溝深谷長。玉麥鄉曾經因為地形復雜、氣候多變等因素,是“全國人口最少的鄉”。這里又是我國重要的邊境鄉。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卓嘎、央宗姐妹在父親帶領下,通過放牧巡邊,守護著玉麥鄉的一草一木。父親去世后,卓嘎和央宗依然傳承著愛國守邊精神,并影響周邊更多的農牧民。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家是玉麥,國是中國,放牧守邊是職責,你們這些話說得真好。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家的平安。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們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扎根在雪域邊陲,做神圣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如今,隨著抵邊搬遷政策的實施,玉麥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基礎配套設施、公共服務能力也日臻完善。截至2020年12月,玉麥鄉居民已達到67戶234人。2020年7月,隆子縣玉麥鄉基層供銷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成為西藏首個邊境基層供銷合作社。合作社立足實際,積極為農服務,幫助農牧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困難。目前,67戶居民已經有61戶入股成為合作社社員,包括卓嘎、央宗姐妹。
玉麥鄉供銷合作社理事會主任巴桑次仁介紹,為推動當地特色農產品出鄉進城,合作社投資34.4萬元,將玉麥特色產品統一注冊為“格桑花”品牌,進行包裝設計、產品推廣等。同時,嚴把質量源頭,甄選特色優質產品,通過隆子縣玉麥供銷專柜、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特色展銷館等線上線下銷售平臺進行售賣。截至目前,玉麥藤手鐲、蕎麥枕頭等12種特色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2.68萬元,有效帶動當地農牧民就業增收。
基層供銷合作社的發展,逐步帶動了更多農牧民增收。朱拉松茸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野生松茸加工營銷為主,兼顧西藏本地土特產品開發與銷售的一家合作社。2009年3月成立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及供銷合作社的支持下,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2021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75萬元。合作社理事長云登加措告訴記者,2017年林芝市工布江達縣供銷合作社開始支持合作社的發展,積極組織合作社參加自治區內外各類展覽展銷等活動,更好地推廣、宣傳了合作社產品。下一步,他計劃通過電商平臺運營和推廣,逐步提高市場占有率。
為了讓更多西藏農產品走向全國,全國供銷系統傾力幫扶。各省份供銷合作社依托所屬電商等線上資源以及所屬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商貿超市、農產品經營企業等線下實體資源,通過設立專館專區專柜、舉辦專場推介活動等方式,與西藏供銷合作社系統農產品經營企業、基層供銷社、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和地方涉農企業等建立穩定購銷關系,幫助增加農畜產品銷售。
廣東省供銷合作社牽頭聯合西藏、重慶、福建、貴州等14個省級供銷合作社及全系統140多家企業,成立東西部扶貧協作供銷聯盟。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內建設廣東供銷館,設立西藏農產品銷售專區,展示展銷蜂蜜、礦泉水等50多款特色產品。通過廣東農業博覽會以及直播帶貨等活動,對藏區蘋果、獼猴桃等進行推廣銷售。山東省供銷合作社組織系統7家大型商超企業與西藏自治區企業開展交流合作,推動采購西藏特色農畜產品。在系統直營商超設立西藏日喀則特色農畜產品銷售專柜,作為西藏日喀則特色農畜產品展銷專區。
2019年以來,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累計出資700萬元,支持建設了西藏14個基層供銷社,包括隆子縣玉麥鄉基層供銷社。各對口援藏省(市)供銷合作社累計幫助銷售西藏農畜等產品超過1.68億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成員、理事會副主任侯順利表示,總社將繼續通過合作發展基金,支持西藏持續推進基層供銷社特別是邊境基層供銷社建設,發展鄉鎮為農服務綜合體,打造服務農牧民的前沿陣地。同時,發揮供銷合作社獨特優勢,創新援藏方式,拓展幫扶領域,推動新時代援藏工作上水平、見實效,更好地服務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楊夢帆)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