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統籌強化品牌建設 多措并舉培育優質主體
躍起的魚茶葉、島嶼和水花組成了一滴藍綠配色的水滴,這正是“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品牌符號,寓意千島農品源自一湖秀水,為消費者帶去千島湖的鮮活滋味,“讓生活,更鮮活”。今年6月26日,“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在杭首次發布,“千島農品”全新品牌形象和系列產品正式亮相,受到杭城群眾熱捧。
在新品牌受到熱捧的背后,如何科學規劃,讓其能夠長久持續地發展,同時通過品牌賦能,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讓品牌溢價惠及農民、農企,成了我縣亟需思考的難題,也成了縣農業農村局義不容辭的“重任”。
“以品質帶品牌”,“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要做強做大,背后最關鍵的當屬過硬的產品質量。為打造我縣生態農產品“綠色、有機、健康”的精品形象,縣農業農村局聯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了“1+5+N”模式,1是指“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規范,5是指“茶、果、菜、藥、蜜”五大類農產品標準規范,N是指符合“千島農品”準入要求的其他一系列產品標準規范。“目前,我們主要以‘母子’品牌形式,構建農產品、農制品、農創品為主的‘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矩陣。哪些企業能夠納入我們的‘子品牌’,都有嚴格的準入標準。只有符合‘1+5+N’這個規范,我們才會對企業進行授權,授權后,我們也會嚴密監管,并及時調整不符合規范的企業。”縣農業農村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邵淑宏介紹。
對于被納入“子品牌”的農企,在嚴格要求外,縣農業農村局也會給予相應的幫扶,每年統籌安排市縣兩級資金資源,幫助其加強品牌建設,依托主體提升包裝設計和品牌服務意識,激勵和引導主體品牌化經營,重點培育引領性龍頭企業。
然而,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酒香也要勤吆喝”。在縣農業農村局的牽頭下,千發集團、滬陽農業、中華鱉基地等20余家企業生產的有機魚、杏鮑菇、清水鱉、繡球菌等農產品,入駐杭州18家盒馬店設立的“千島尋鮮記”專區,在售“千島農品”單品100余個。同時,“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與銀泰集團、鐵發集團和杭州市新零售協會等重要平臺達成合作,并上線鐵路12306平臺進行銷售。
接下來,縣農業農村局將聯合縣委宣傳部、文廣旅體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生態產業和商務局、融媒體中心、郵政局等兄弟單位,重點圍繞四個方面來建設“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一是宣傳造勢,通過各個重要資源發布廣告來推進打造提升品牌的影響力;二是發揮千島農品共富促進會和千島農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兩架馬車”的作用,做好品牌管理跟宣傳工作;三是完善品牌化管理、溯源體系建設、標準化建設和品牌文化建設等四方面的體系建設;四是加強千島湖品牌農產品館、千島農品杭州窗口等重點領域的提升建設和重點主體的培育。”邵淑宏說,希望借助這四個方面的工作,將“千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好、發展好,帶動淳安人民增收致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