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芒果基地是如何建成的——百色立足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集群觀察
機械化生產有力地推動芒果產業發展,圖為右江區果農用軌道運輸剛采摘的芒果。農海深/攝
百色芒果專場推介會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圖為當地市民品嘗芒果。本報記者 凌 聰 通訊員 喻武強/攝
自治區商務廳、百色市政府在南寧火車東站舉辦“高鐵助力 桂品出鄉”百色芒果專場活動,并冠名開行“百色芒果號”動車,借助高鐵的人流、物資流、信息流優勢推動八桂優品走向全國。劉知臨/攝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強調,要立足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打造一批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百色市將“小芒果”打造成“大產業”,2021年“百色芒果”獲批建設國家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革命老區落地生根。
天賦百色美,地道芒果香。百色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堅持把芒果產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強農富民的重大工程強力推進,通過科學規劃、示范引領帶動、品牌一體化打造等措施,推動芒果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據統計,目前百色芒果種植面積共133萬余畝,預計今年產量創歷史新高,超過90萬噸,總產值約45億元,面積和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7%和28%,成為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芒果之鄉”,形成了當前“全國芒果看廣西,廣西芒果在百色”的產業發展格局。
咬定青山不放松種下芒果百萬畝
1987年,田東縣平馬鎮東達村20歲的青年黎文設決定創業,承包80畝荒山,看什么賺錢種什么,幾年的艱苦勞作,效益卻一般。“種地真的不能發財?”他有些動搖。
1994年,田東縣提出“大種芒果十萬畝”。思考再三,黎文設決定將承包地全部種上芒果,從此一發不可收。沒有技術,市縣的培訓班再忙也要去,還自掏腰包到外地學習;資金不夠,就向親朋好友借;別人不敢用的新品種、新技術,他第一個用……如今,黎文設成了遠近聞名的“芒果大王”。除了自家種植芒果1100余畝,他帶頭成立的合作社帶動群眾種植近萬畝。
黎文設的發家故事,是百色芒果產業惠民的生動例子。右江河谷是中國四大干熱河谷之一,非常適合芒果種植。宋、元時期,田東芒果作為地方名產進貢朝廷。《中國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果樹卷》一書記載:“中國芒果產區在廣西主要分布于右江河谷的田陽、田東、百色等縣市”“廣西百色等地有200—400年生老樹”。但多為農民散種,形不成規模。
百色芒果規模化發展,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1985年,百色決定把芒果種植作為振興百色經濟、加快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來抓。從此,百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松懈、不折騰,黨委政府換屆數次,抓芒果的思路不但沒變,而且扶持發展力度越來越大。
注重規劃引領與規模擴大。1993年,百色提出“右江河谷要將芒果發展到100萬畝以上,力爭建成全國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的戰略性構思,百色芒果駛入發展的“快車道”。2014年,百色又提出了芒果總面積突破100萬畝,產量突破100萬噸的“雙百萬”目標。
注重科技支撐與人才培養。目前百色擁有各級芒果科研平臺12個,成立了全國唯一的區域性芒果專業研究機構——百色芒果研究院,還引進了陳業淵、黃國弟等知名芒果專家。
注重示范引領與龍頭帶動。全市創建了1個芒果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7個以芒果種植為主的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引進了1家國家級產業龍頭企業,培育了6家自治區級產業龍頭企業。
把發展芒果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一號工程”推進。全市12個縣(市、區)135個鄉(鎮、街道)中,有45個鄉(鎮、街道)490個行政村以芒果種植為主導產業,涉及的5.2萬戶貧困戶19.29萬人全部脫貧。
鄉村振興,芒果繼續挑大梁。百色市委書記周異決說:“要推動芒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面向東盟、面向世界的芒果產業集群,讓中國芒果品牌美名遠揚、香飄世界。”
今年,百色市聯合河池市申報廣西桂西芒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項目并獲得批準。項目以右江、田陽、田東等縣區為“軸”,以百色田林縣以及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鳳山縣、天峨縣為“兩翼”,實現產業集群的多點聯動、集群發展。百色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國革說,通過項目實施,力爭到2023年末芒果總產量達110萬噸,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90萬畝,加工轉化率75%以上,實現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品質管控不放松一顆好果香天下
“早熟品種臺農1號芒6月5日開采上市,中熟品種新世紀芒6月25日上市,桂熱芒82號(桂七芒)7月12日上市,晚熟品種桂熱芒10號8月9日上市……”今年“芒果季”前,百色確定了各類芒果上市時間,并舉行新聞發布會告知種植戶和消費者。
百色已連續7年執行芒果開采上市日制度,以市政府的名義發布上市日通告,并加強芒果上市前的督查,引導芒果生產經營者強化芒果生產標準和安全意識,杜絕芒果未成熟提前上市的情況發生,確保果品上市的成熟度和品質。
未熟先采的重要原因,是一些商家為了搶占市場,游說果農提前采摘。田東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芒果種植專家阮和富說,芒果是后熟水果,提前采摘會極大影響品質,甚至出現爛果,抹黑整個產業。
推行芒果上市日制度和加大規范生產宣傳,給百色芒果品質再添一道保障。“味道香甜軟糯,果香四溢”“果肉肥實,水分充足”“吃完還想吃,買了又買”……隨手點開某網絡購物平臺一家水果網店,百色桂七芒果銷量過千件,1000余條評論幾乎全是贊美之詞。
質量、品質是產品的核心,質量安全是市場和廣大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百色在種下芒果樹的同時,高度重視保障品質和質量安全,提升產品競爭力。
推動規模化高質量發展。目前,百色芒果種植連片規劃、規模經營5萬畝以上的鄉鎮有9個,3萬—4.9萬畝的鄉鎮6個,2萬—2.9萬畝的鄉鎮有3個,1萬—1.9萬畝的鄉鎮11個;單戶經營千畝以上的果園有10個、百畝以上的果園有500個以上。2015年,右江區啟動澄碧湖芒果產業扶貧綜合核心示范區建設,以“產業規模化、經營組織化、生產標準化、園區示范化、特色品牌化、村莊美麗化”理念,種植芒果3.61萬畝,其中核心區9300畝、拓展區1.2萬畝、輻射區1.4萬畝,成為集優良品種試驗、技術應用推廣、科研創新、科普教育、養生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自治區級特色產業扶貧綜合示范基地。
制定生產標準。制定實施《無公害食品——芒果栽培技術規程》和《地理標志產品——百色芒果》等多個地方生產標準,并在全市推廣應用,為百色芒果的育種、種植、管理、采收等環節的標準化生產提供依據和準繩。
推行綠色生產。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果實套袋、科學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技術。目前,全市共有35個芒果生產企業、合作社通過綠色認證,面積達20萬畝,通過綠色認證的面積是全國幾大芒果產區中最大的。
強化監督與執法檢查。強化質量安全監測,每年“芒果季”均對百色芒果開展百余次化學投入品抽檢,近3年來各項抽檢指標的合格率均為100%。強化執法檢查,市、縣聯動,在芒果上市前和上市期間開展全覆蓋的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重點針對生產投入品和生產行為進行執法檢查,從源頭把牢質量關。
打造品牌提身價網絡賦能產銷旺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產品需要塑造品牌才能走得更廣更遠。百色強化芒果品牌打造,制定了與品牌定位相一致的營銷策略,督促全市所有芒果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強化“百色芒果”品牌意識,在生產和營銷過程中嚴格做到統一產品商標、統一質量標準、統一產品形象、統一品牌營銷、統一設計包裝,讓“百色芒果”品牌深入人心。如今的“百色芒果”,不僅是一個支柱產業,還是一個地標、一張名片、一種文化。
良好的品質讓“百色芒果”在2015年獲得原農業部授予的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登記,2016年獲得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的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實施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該市制定出臺了《百色芒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并嚴格執行,出臺《關于統一百色市芒果產品區域品牌標識的通知》,統一全市芒果的區域品牌名稱和標識,整合資源、形成合力、齊推共建“百色芒果”公共品牌。目前,全市有“百色芒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許可使用單位45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13戶。
“百色芒果”品牌響徹全國,走向世界。2019年,“百色芒果”成為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產品,成功入圍2019年中國農業品牌目錄產品百強榜,品牌價值評估達173.23億元,排第14位;影響力指數評價為83.96,排第16位。2020年,“百色芒果”成為中歐地理標志互認農產品。今年7月24日,浙江省杭州市的消費者秦軍通過網絡下單購買了42件百色芒果。他說:“我就認準‘百色芒果’這個品牌。”
品質好,牌子響,但賣得掉才是硬道理。近10年來,百色市堅持在全國一二線大城市開展芒果宣傳推介與產銷對接活動,市、縣合力承辦,市領導親自站臺,實現“百色芒果”品牌廣泛宣傳和產銷無縫對接。
電子商務是新業態新趨勢。自2016起,百色連續舉辦了6屆“互聯網+百色芒果節”活動,每年有近萬家網店通過電商平臺宣傳推介、銷售“百色芒果”,網上銷售額年均增長30%以上,“百色芒果”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2020年,“百色芒果”的搜索熱度在應季水果中排第一,電子商業應用率超過50%。
住在南京市的廣西人張楨,一直惦記著家鄉的芒果,但對網購一直不太放心。“新鮮水果出了問題售后麻煩,賠付難。”她說,“看到百色市政府給芒果質量‘背書’,我就放心下單了。”2019年起,百色組織開展芒果電商質量問題賠付行動,建立了“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協會組織”的百色芒果電商賠付機制,引導百色芒果銷售企業在電商平臺誠信經營。
在這一機制下,如消費者通過認證企業買到有問題的“百色芒果”,百色市相關部門可先給予最高3倍賠償,后續工作由政府部門和企業溝通。今年,該市有42家企業參加質量賠付活動。“政府背書,最高3倍賠償”,進一步確保了“百色芒果”的品質,提升了消費者對“百色芒果”的信任度,樹立了“百色芒果”高品質形象。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