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農業品牌培育上“快車道”
聚焦農業種植、品牌培育、技術保護,提升地方特色產業規范發展。8月12日記者從文成縣市場監管局獲悉,為化解農特產品“進城難”問題,拓寬銷售渠道,該縣已引導當地農業企業申請特色商標4500余個,地理標準證明商標4個,助力企業市場銷售。
據介紹,文成縣市場監管局走訪各類農業種植大戶,并指導該縣特色農業企業里陽紅楓林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功獲得出口楊梅標準化生產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引導其開展品牌培育,針對楊梅主要出口國開展“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目前已完成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地的國際商標注冊。通過“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實現產品質量及銷量穩固有序提升,銷售額從2018年的162.78萬元提升至去年的281.69萬元,增長率達73.05%。
“拓寬渠道是打通地方農產品出口關鍵一環,引導農特企業收集、整理與產業相關的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制定農產品出口系列標準,拓寬銷售渠道,提升農特產品海外銷售市場占有率。”文成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針對里陽紅楓林合作社自主研發的楊梅內包裝設計,及時提供指導幫扶服務,提出注重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同步申請建議,輔助開展專利申請,加強專利技術保護力度。目前已成功指導該縣楊梅協會起草制定《出口楊梅生產基地建設規范》《出口楊梅病蟲害綜合防治規范》《出口楊梅包裝貯運技術規范》等團體標準,覆蓋出口楊梅從生產基地建設到包裝貯運的全過程。
與此同時,把握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優勢,推進完成“文成楊梅”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文成大米”成功取得國家地理商標受理通知書。并以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保護為切入點深入品牌培育,組織省級專家、行業協會等從苗木繁育、栽培技術規程、貯存運輸等方面推進技術研究,帶動相關企業推廣標準化生產模式。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商標侵權行為,維護地方特色產業品牌形象。(記者 鮑南南 通訊員 王云婷 程茜茜)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