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拉長”富民產業鏈 小青果入藥帶出億元大產業
“今年我們胡柚小青果干片的收購價為每公斤20余元,按今年6000噸左右的產量計算,小青果就帶出了過億元的富民‘大產業’。”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興良如是說。
常山胡柚鮮果豐收。 鄭徐麗 攝
常山是浙江省最西部的山區縣,胡柚是常山縣傳統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當地有10萬人參與胡柚種植、生產與銷售。
常山胡柚每年落花坐果后都會產生部分自然落果、殘次果等。原本棄之不用的小青果,是炮制中藥材“衢枳殼”的原料藥,被列入《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新“浙八味”和“衢六味”后,行情連年看漲。
常山民眾對胡柚小青果進行預處理。 徐露霞 攝
楊興良介紹,常山縣胡柚種植面積約10.6萬畝,近幾年,當地在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今,胡柚小青果變身“衢枳殼”后,衍生出新產業,讓胡柚種植戶們又多了一條增收途徑,增收的關鍵則在于胡柚小青果的好品質和好口碑。
胡柚小青果干?!∴嵑?/span> 攝
“確保足夠的藥效成分是小青果提高市場份額、打響品牌的重要保證?!背I娇h農業農村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汪麗霞說。
為此,當地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如對胡柚小青果的生長過程持續跟蹤,確定最佳的采摘期;對果實果徑、原藥材干燥、貯存條件等環節制定相關標準;建立專門針對“衢枳殼”原料藥生產的100多畝良種選育基地,培育推廣優良品種;成立“衢枳殼”原料藥種植示范基地,逐步推廣“公司+農戶”模式,引導農戶標準化生產、管理等。
專業科學的監管帶來了產品質量的穩定。
“隨著‘衢枳殼’市場知名度不斷提升,今年胡柚小青果干片市場收購價同比提高了近50%,還從‘先出貨再催款’變成了‘先付款再發貨’,市場主動性和占有率進一步提升。”汪麗霞說。
改革開放以來,常山縣“14任縣委書記齊抓一只果”,將胡柚打造為本地優勢富民產業。如今,從“鮮果獨大”發展到“青果入藥”,“渾身都是寶”的胡柚為該縣探尋出山區跨越式發展之路,也成為當地民眾邁向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撐。(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