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農民合作社錨定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西省運城市圍繞“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構建了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扶持體系、產業培育體系、規范化管理體系。目前,全市農民合作社14712個,入社成員22.85萬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96個、省級示范社421個,市級示范社688個、縣級示范社1214個,各項數據位居山西前列。
政府手拉手,輔導員手把手
運城市以地方性法規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中的職責和任務,并把質量提升試點工作納入縣(市、區)政府和相關部門目標責任考核。
據介紹,該市在全面落實稅收、用地、用電等政策,降低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成本的基礎上,堅持把縣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范社作為扶持重點優先給予傾斜。2020年爭取中央、省級資金10276萬元,支持農民合作社開展倉儲冷鏈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并安排市級資金700萬元用于支持農民合作社壯大主體發展實力。臨猗縣則設立了發展基金,對運行規范、經營效益好、示范帶動力強的農民合作社給予資金獎勵,目前已獎勵資金57萬元。
該市還搭建了農民合作社信用評價管理平臺,將信用評價結果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信用評定范圍,推動農民合作社在授信額度、審批權限、服務種類、適用利率等方面享受優惠優先政策,并推動溫室大棚、養殖圈舍、大型農機、土地經營權依法合規抵押融資,鼓勵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同時豐富農業保險品種,滿足農民合作社多元化風險保障需求。2020年中國農業銀行永濟市支行立足當地葡萄和冬棗兩大主導產業,通過“惠農e貸”累計向農民合作社及成員投放貸款1.3億元。中國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開發“果品貸”“花椒貸”“藥材貸”等多樣化惠農貸款產品,累計為農民合作社及成員提供貸款685筆共計1.43億元。
據了解,該市每年都開展“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農民合作社規范建設專題培訓,2020年全市培訓2200人次。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農經系統人員為主、社會聘任為輔,覆蓋縣、鄉兩級共計310余人的輔導員隊伍,為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開展“一對一”跟進指導服務。
臨猗縣、芮城縣、永濟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發集財務管理、成員管理、分紅管理、社務管理的“農民合作社網絡管理系統”,讓農民合作社無償使用,不僅解決了農民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內控制度不完善、檔案資料不完整、民主理財意識不強等問題,還通過大數據讓日常指導服務更加精準、高效。
由此,該市從傾斜政策、金融服務、人才培育、政府服務四個方面強化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政策扶持體系建設,很好地回答了“合作社高質量發展誰來抓”的問題。
產業挺前頭,品牌立潮頭
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139戶,是運城市的“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建立了以“公司+合作社+基地+服務”的合作經營模式。一方面,該合作社采取成員入股土地1000余畝、流轉土地近3000畝、承接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近4萬畝的方式,為周邊5個鄉鎮40個行政村的2萬農戶提供生產服務;另一方面,該合作社圍繞產業鏈延伸,注重科技推廣、品牌打造,開發出絳糧一品等品牌的全麥強筋面粉、黑小麥全麥面粉系列農產品,帶著小農戶走上了糧食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運城市從創新產業合作模式、打造特色產業品牌、促進產業流通三個方面構建了產業培育體系,有效地解決了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抓什么的問題。
在創新產業合作模式方面,該市圍繞主導產業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基地+合作社+農戶”“電商+合作社+農戶”“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多元化聯農帶農模式。芮城縣惠豐果品專業合作社入社成員218戶,建立了“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以出口創匯為目標,一手牽果農,一手聯市場,與農戶結成了緊密型利益聯合體,輻射帶動全縣7個鄉鎮、48個自然村、5800余農戶,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雙贏。
據介紹,運城市擁有注冊商標的農民合作社涌現出了“王萬保”蘋果、“絳縣”大櫻桃、“夏樂”西瓜、“萬安仙”油桃、“芮城”香椿、“七里坡”山楂等市場反響好的優質農產品品牌。全市有注冊商標的農民合作社488個、通過農產品質量認證的農民合作社237個、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的農民合作社343個、被授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的農民合作社42個。
2019年6月,運城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山西郵政運城分公司出臺《共同促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實施方案》,今年5月,該局聯合山西郵政運城分公司、山西郵儲銀行運城分行出臺了《運城市惠農合作項目實施方案》,依托郵政系統金融、電商、寄遞“三流合一”的優勢,破解農民合作社發展中面臨的“融資難、銷售難、物流難”的難題。
郵政通過郵樂網、郵樂小店等平臺推廣優質特色農產品,實現助農銷售37.95萬元;通過“郵航+民航+高鐵+冷鏈+直發”多種物流模式,幫助農民合作社寄遞農產品216萬件。臨猗縣俊志果品合作社、御品一園合作社等24個農民合作社,通過天貓、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各種水果年銷售2億元。
一手抓示范,一手抓整頓
運城市鹽湖區引導示范社以產品、產業或地域為紐帶,圍繞土地托管服務、高效蔬菜、特色林果、網絡銷售等業態組建了聯合社12家,不斷完善合作社與小農戶的銜接機制,推動行業自律,發展服務主導產業。
近年來,運城市通過評定監測示范社、引導發展聯合社和清理整頓“空殼社”,以兩手抓兩手硬的方式解決了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怎么抓的問題。
該市出臺了《農民合作社市級示范社評定及監測辦法》,積極開展國家、省、市、縣四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行動,對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實行動態監測管理,確保示范社規范健康發展。2020年全市創建國家級示范社24家、縣級示范社138家,對655家省市兩級示范社運行情況開展綜合監測評價,篩查、淘汰不符合標準的省級示范社82家、市級示范社100家。臨猗縣王萬保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先后于2019年、2020年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芮城縣惠豐果品專業合作社、夏縣宏偉瓜業專業合作社、臨猗縣榮光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入選2020年度山西省農民合作社發展典型案例。
另一方面,2019年以來,運城市通過開展農民合作社年報信息和經營行為“雙隨機”抽查工作,將因未按時完成年報等3058家農民合作社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將1535個農民合作社移除異常名錄,依法吊銷了304個列入經營異常滿2年且無法聯系的農民合作社,引導自愿注銷農民合作社1219個。萬榮縣采取逐鄉(鎮)逐社的合規性審查,通過自主申報、現場取證登記等方式,引導211個農民合作社按程序自愿注銷,在政府網站公示審查合格并規范運營的農民合作社,接受群眾監督。
目前,運城市正在實施的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5個,其中1個國家級試點、2個省級試點、2個市級試點,2021年已編制實施方案待批復的國家級試點1個、省級試點3個,市級試點4個,全市13個縣(市、區)均已開展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
運城市合作社高質量發展在路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