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長三角區域(上海)大荔冬棗品牌推介會成功召開 簽訂農產品購銷協議5.3萬噸
“大荔冬棗滬荔共贏”。7月5日上午,大荔縣委、縣人民政府與陜西果業集團在上海虹橋迎賓館聯合舉辦2021年長三角區域(上海)大荔冬棗品牌推介會。現場推介了以大荔冬棗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簽訂農產品購銷協議5.3萬噸。
渭南市委副書記鄭維國,上海長寧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元飛,大荔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榮界、縣長杜鑫、政協主席張鋒、副書記趙超、副縣長張紅林,各鎮(街道)縣級部門負責同志以及企業代表、各地客商,來自中央、長三角區域和陜西省內新聞機構的20多家媒體參加了此次推介會。
渭南市委副書記鄭維國,上海長寧區委常委、副區長楊元飛,陜西果業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玲,大荔縣政府縣長杜鑫分別就渭南農業發展和大荔冬棗產業發展情況在會上作了致辭、推介,客商代表就品牌呵護和誠信經營作了發言。會上播放了介紹大荔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專題片。
地處陜西關中平原東部的大荔,棗文化和栽培歷史達2000多年。先后榮獲中國棗鄉、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榮譽30多項,境內光熱資源充足,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生產條件優越,加上獨特的氣候,使大荔成為我國鮮食冬棗的最佳優生區。目前,全縣冬棗栽植面積達42萬畝,其中設施面積37萬畝,出臺的冬棗生產標準被認定為國家標準,連續六年躋身“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20強”,2020年品牌價值48.68億元,列鮮食棗類全國第一,成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示范樣板。從5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近6個月都有鮮棗供應,大荔冬棗年總產值超過50億元,占全縣農民經營性收入的一半以上。
大荔冬棗皮薄肉脆、入口即化,紅黃雨潤、汁多香甜,富含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C含量是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被譽為“百果之王”“活維生素丸”。出口加拿大、迪拜等8個國家和地區,榮獲“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后稷金像獎”。
據了解,在大荔156萬畝耕地上,目前已形成了北部塬區特色水果帶、中部洛灌區設施冬棗帶、南部沙苑綠色蔬菜帶、東部黃河灘區糧食種植帶等四大特色生產基地。擁有高石脆瓜、黃花菜、冬棗、西瓜、花生、紅蘿卜、辣椒等國家地標產品7個,全省最多。
會上,大荔縣人民政府授予陜西果業集團“大荔冬棗特許直銷商”。
來自大荔各鎮(街道)、陜西果業集團等20個政府機構和企業(合作社)參展,吸引了來自蘇浙滬等地上百家國際大型商超及電商平臺專業采購商前來洽談與采購。
此次長三角區域(上海)大荔冬棗品牌推介會,全面展示了大荔冬棗等特色農產品發展成果,有效提升大荔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競爭力,對于擴大銷售市場,讓優質、綠色、有機的大荔農產品走進長三角區域千家萬戶,實現互利共贏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