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地標產業 促進鄉村振興
地理標志,英文簡稱GI,是當今世界知識產權的重要門類,是國際貿易和國際交流的“國家名片”。地理標志產業,簡稱地標產業,是振興經濟、引導消費的重要支撐,也是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之下轉換發展動能的重要引擎。發展地標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勢在必行。
發展地標產業,攸關經濟繁榮、減貧增收。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第一要務。據有關部門統計,全國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832個縣當中,發展地標產業、繁榮當地經濟的占到60%以上。實現鄉村振興的歷史偉業,發展地標產業是促進經濟發展、防止大規模返貧、有效增加群眾收入、達到共同富裕目標的必然選擇。
發展地標產業,攸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現階段我國的地理標志產品,農產品占到80%以上,糧棉油、肉蛋奶、瓜果菜,直接關系國民米袋子、菜籃子、錢匣子,直接關系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數據顯示,全國百億元以上的特色農產品(廣義地理標志產品)達到34個,其中茶葉產業生產銷售總額接近五千億元。中贏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服務平臺致力于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產業融合等,充分利用中國科學院最新一代防偽技術,對地理標志產品進行全方位溯源管理,推動食用地理標志農產品產業升級和食品安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鄉村振興偉大實踐中,發展地標產業、優化存量和增量是當務之急,健全地理標志產業鏈條、推動營養健康、引領綠色消費任重而道遠。
發展地標產業,攸關生物多樣性、生態文明建設。我國的許多地理標志產品,特別是農產品、林產品、畜產品、海產品,分布在老少邊遠地區、藏身于高山大川之間,不僅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民生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時又是極為重要的種質資源寶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點環節。尊重國土空間布局規律,發展地標產業,促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發展、綠色循環,是重大經濟課題,也是重大生態文明建設課題。
發展地標產業,攸關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與勢在我,地標產業發展也面臨新挑戰、新機遇。地理標志產品投資貿易便利化、地理標志知識產權保護,事關全球治理體系發展變革;地理標志產業發展與繁榮,事關全球反貧困、反饑餓和生存權、發展權;地理標志文化交流互動,事關全球文明發展與成長,事關人類美美與共、各美其美。
中華地標振興計劃與中國地標文化研究中心攜手中贏地理標志產業發展(公司)服務平臺就發展地理標志產業,推動中華地標品牌發展為宗旨均認識到,以地理標志產品為引擎,將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等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對于打造區域公共品牌、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競爭力。發展地標產業、促進鄉村振興,必將能夠探索中國經驗,提出中國方案。并努力開拓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
我國目前地理標志領域正在實施“三大工程”,中國優農協會地標品牌發展分會組織實施的“中華地標品牌振興計劃”是其中之一。我們將以建黨100周年為強勁東風,為發展地標產業、促進鄉村振興,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陳克劍 葛洪巖)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