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全國性鄉村未來社區團體標準啟動編制
近日,隨著國家標準委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公示程序結束,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正式批準立項的《中國鄉村未來社區評價導則》團體標準起草編制工作正式啟動。這將是首個“鄉村未來社區”建設的全國性團體標準。
據悉,《中國鄉村未來社區評價導則》將由科促會人居智庫工作委員會會同北京未來人居技術研究院等共同發起組建標準起草工作組,嚴格依照標準起草、征求意見、標準審查、報批、發布等程序,預計在一年左右完成編制并發布。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元年。如何開展面向未來的新型鄉村社區建設、實現鄉村高品質生活,如何在鄉村社區建設中探尋鄉村振興的最優解決方案,已成為我國開展鄉村建設尤其是“村改居”工作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2019年3月,浙江省衢州市在全國率先提出開展“鄉村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并于6月在各區縣啟動試點選址。作為該市未來社區試點工作的全過程咨詢機構和創建標準編制機構,SUC世優社項目管理中心、北京未來人居技術研究院(SUC研究院)依據聯合國可持續城市與社區評價標準(SUC標準)并結合當地實際,編制出臺了全國首份鄉村未來社區創建標準---《衢州市鄉村未來社區指標體系與建設指南》。在歷時兩年的試點建設中,SUC團隊全程輔導了該市6個區縣鄉村未來社區的試點建設工作并先后實現了龍游溪口、衢江蓮花、柯城余東3個試點項目的核心區建成“開園”,總結形成了一套具有實操意義的標準化體系和實施導則,受到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及國家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委的高度肯定和支持,為本團體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支撐。
北京未來人居技術研究院認為,“鄉村未來社區”建設通過在衢州兩年的率先試點,已經成為了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和集成平臺,準確的描述“鄉村未來社區”的定義,它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以面向未來為特征、以“高品質生活”為中心的新型鄉村社區形態和“產社人文”聚合的現代化平臺,是鄉村發展從“村落”向“社區”轉型的必然趨勢,是“村改居”的高級表現形式,也是實現鄉村社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模式。
中國國際科促會人居智庫委員會會長李響介紹說:“即將啟動編制的《中國鄉村未來社區評價導則》,將立足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目標要求,構建一套以鄉村高品質美好生活為目標、以聚合鄉村新型社群為核心的鄉村未來社區建設的科學評價指標。該導則將規范鄉村未來社區建設的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程序和計算方法,適用于鄉村社區建設的綜合評價,包括已建成、新建類、改造更新類的鄉村社區。”
李響同時表示,相信通過該標準的制定,將首度在中國規范“鄉村未來社區”的明確定義及其關鍵績效指標,全面推動中國鄉村社區建設高質量發展“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同時,該標準的驗證試點和最終發布,也將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社區標準更好的助力中國 “鄉村社區振興”,助力“鄉村建設”行動和鄉村振興戰略在各地的高效實施。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