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力 培育國家級世界級的企業品牌
編者按:近年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加快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在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市場主體的積極探索和共同推動下,我國農業品牌發展迸發出新的活力、展現出了新的氣象。“十四五”,農業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農業品牌建設迎來新機遇,面臨新任務。打造卓越品牌,需要政府、企業等各方面的持續加力,久久為功。在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中國農業大學主辦的2021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圍繞積極培育農業品牌、扎實推進“三品一標”高質量發展進行了研討。本欄目將研討會上的嘉賓發言整理刊發,為各地農業品牌建設啟發思路、提供參考。
在農業品牌建設過程當中,企業品牌打造非常重要。企業是先進技術和先進生產工具的積極采用者、生產者、制造者,離開了企業,社會經濟活動就會中止,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說,一定要把企業品牌打造好。只有做到了,才能破解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才能解決農業標準化、產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的問題,鄉村產業才有希望,才能興旺,鄉村振興才有了物資保障。
據統計,現階段全國有70多萬家家庭農場,230萬家農民合作社,7萬多家市縣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萬多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40多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這些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是我們培育區域性國家級、世界級企業品牌的現實基礎,是主渠道、主戰場。只有政府和企業共同發力才會有好的效果。
第一,理清一個關系。
我們在企業品牌的培育過程當中,經常能看到政府在后邊指手劃腳,甚至強拉硬拽,搞拉郎配,這樣下去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政府部門在培育農業企業品牌過程中,要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搶抓新發展機遇,圍繞優勢產業培育大企業、大品牌,打造核心競爭力。
圍繞“十四五”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鄉村產業發展建設規劃和新的“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用活中央和地方出臺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冷鏈倉儲物流建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硬件條件,完善農業企業發展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的構建,加快補上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的短板,拓寬營銷渠道,促進產銷銜接,推進農業標準化、數字化、集團化、品牌化的發展,提升農業企業的競爭力、影響力和帶動力。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關鍵在政府。在雙循環的大背景下,應進一步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正確認識和把握品牌建設的規律。抓住市場開放、消費升級、鄉村振興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放飛企業思維,放開企業手腳,營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激發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拓寬、拓展農業企業的發展空間,防范各種風險,讓政府和市場相互配合、優勢互補、有機統一、協同發力,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創新能力。
第二,做好兩件實事。
一是創新。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是企業用之不竭的動力,也是企業品牌的價值核心。創新需要企業進行長時間可持續的投入和積累。中糧集團將全球糧食供應鏈系統和國內物流加工、分銷網絡有機銜接,實現內外一體化的運營,這是踐行國際國內雙循環的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好想你公司深挖一顆大棗的價值,形成了“紅棗+藥食同源”的產品矩陣,將銀耳、百合、枸杞、山楂等特色農產品與紅棗結合,把一個好產品展現在消費者面前時又將中國的養生文化、喜慶文化嵌入到了產品里。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把創新擺在企業發展的核心位置,不斷地推進思想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讓創新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發展的全過程,讓創新在企業內部成為自然。
二是誠信。誠信是品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支撐和生存發展的基石,也是增強品牌凝聚力和培養品牌消費者滿意度、忠誠度的重要手段。企業的品牌信譽非常重要,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既要有高標準,又要每一步都腳踏實地。要將企業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把誠信意識轉化為企業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要建立企業自身誠信管理體系和標準行為規范,內誠外信,增強企業的生命力和活力。要構建企業自主糾錯和有效的溝通系統,釋放壓力,疏解矛盾,解決問題,轉危為機。要構建企業緊急事件應急反應系統,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媒體,品牌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得到廣泛的正面的傳播,但也會因為互聯網將負面信息無限地放大、擴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的聲譽維護就不是表面文章,必須及時回應、真誠對待。
第三,筑牢三根鏈條。
要打實優質的供應鏈。優秀的供應鏈是企業品牌管理的制高點。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圍繞產品,聚焦本質,打造數字供應鏈,以適應產業發展、市場消費和鄉村振興發展的要求,包括數字農業、智能清選分級和預冷、智能加工包裝和倉儲、智能物流裝卸及配送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標準體系、質量體系、服務體系、預警體系、風險管控體系等。
要構建完整的數據鏈。數字是有價值的資源,也是最有魅力的財富,樹立數據思維,把握好數據的真實準確性、數據完整性、及時有效性。要實現數據的社會價值,商業價值,企業要在基礎設施、標準規范、核心技術、智能裝備和人才培育上發力,借助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持續開展品牌企業相關數據的收集、存儲、分類、分析、管理、使用、經營以及數據的再生。扎實推進品牌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推進全鏈條的數字化生產經營。
要建好高效的人才鏈。人才是品牌企業成長壯大的第一資源,品牌企業必須高度重視人才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從人才隊伍的數量、結構、質量、流動性、效率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系統謀劃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和使用管理工作,切實發揮人才在企業創新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借鑒優秀品牌的經驗,立足新一代的數字技術、鄉村產業、文化創意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圍繞產業鏈、價值鏈打造好人才鏈。圍繞企業轉型升級吸引人才,圍繞人性化管理升級為人才賦能,圍繞選人用人機制和健康向上的氛圍來激勵人才,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寬廣的視野、切切實實的舉措,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