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現代農業“特”字當家品牌“闖”路
其貌不揚的黃花菜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黃金菜”,粒小皮厚的釀酒葡萄讓農民抱上了“金娃娃”……
6月18日,看著滿載菜心的貨車漸漸遠去,寧夏鑫茂祥冷藏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代兵感慨道:“過去,農戶由于缺乏種植技術、品牌意識、資金等,種養規模上不去,豐產不豐收。如今,寧夏農業‘特’字當家,品牌‘闖’路,農產品有了議價空間,不僅種得好,而且賣得好。”
從零敲碎打到“特”字當家
寧夏,農業基礎厚實、資源豐富,農產品稟賦突出、品質優良。如何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讓農戶獲得更多收益?立足破解這兩道考題,寧夏突出“特色牌”,打好優勢仗。
我區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將枸杞、葡萄酒、奶牛、肉牛和灘羊、綠色食品等特色優勢產業確定為重點產業,建立省級領導統一混合編組包抓指導機制,集中打造5000億元全產業鏈產值產業。
全區糧食年產實現“十七連豐”,單產水平位居西北地區第二位;“中寧枸杞”是寧夏首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到190.32億元;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49.2萬畝;奶牛存欄達63.8萬頭,成母牛年單產突破9000公斤,位居全國第三位,人均牛奶占有量居全國第一位;肉牛、灘羊飼養量分別達192萬頭和1221萬只,人均牛肉、羊肉占有量分別居全國第6位、第5位;綠色食品加工企業達1331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9%,農產品質量監測合格率長期穩定在98%以上。
從賣產品到樹品牌
品牌就是形象、就是價值、就是競爭力。只有打造品牌,特色農產品才能在市場上走得更遠。
在廣東、香港等地市場,普通菜心價格約每公斤8元,但“寧夏菜心”每公斤40元。“寧字牌”農產品,售價主要高在“高端”和“特色”上。“高端”的核心是品質,“特色”則主要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多年來,寧夏以提升品質為根本,以做強品牌為抓手,大力實施特色產業品牌工程,加快創建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集中打造中寧枸杞、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寧夏牛奶、六盤山牛肉、鹽池灘羊肉、寧夏菜心等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企業知名品牌和名特優新產品品牌。全區各類特色農業品牌達317個,“兩品一標”農產品達687個,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7個。
高端化、差異化、特色化的品牌創建之路,使眾多綠色、有機、高質的品牌農產品組成寧夏現代農業的“全新矩陣”。賀蘭山東麓先后有50多家酒莊的上千款葡萄酒,在國際葡萄酒大賽中屢獲頂級大獎;寧夏大米素有“珍珠米”“朔方貢米”美譽,被評為“中國十大好吃米飯”;寧夏冷涼蔬菜是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市場“高品質蔬菜”代表;寧夏牛奶被譽為“全國奶業優質安全發展的一面旗幟”;鹽池灘羊肉四上國宴,入選G20杭州峰會、廈門金磚五國峰會、青島上合峰會和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指定供應食材。
“品牌創建不僅提醒我們時刻堅守質量底線,也督促我們企業不斷創新,延長產業鏈條,研發深加工產品,為品牌注入新活力。”寧羴源牛羊肉有限公司負責人紀成軍介紹,隨著“鹽池灘羊”品牌影響力的擴大,公司的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四川、安徽、廣西等地。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智慧農業
打造品牌、打出知名度僅僅是寧夏特色農業的先行軍,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技術發展為支撐,才是寧夏現代農業做大做強、做優做實的有力抓手,才能讓傳統農業“脫胎換骨”順利轉型。
在平羅縣盈豐植保專業合作社,每天早上工作人員打開手機物聯系統的應用軟件,點開實景監測,溫棚里的各色蔬菜立刻跳到屏幕上,手指輕拉畫面越放越大,連葉片的脈絡都看得清清楚楚。
這是新時代的“耕作場景”。我區“互聯網+農業”智能化、系統化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成為發展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的“引擎”和“大腦”,電腦監測農田,手機操控農事,坐在辦公室即可種田。
近年來,我區堅持把農業標準化放在突出位置,深化農科教、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快構建“農技推廣+科研院所+農業社會化服務”一主多元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以標準化生產推動產業全面升級、質量全面提高,形成競爭優勢。出臺了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推廣、企業科技創新后補助、農業標準化基地建設等政策舉措,每年用于技術推廣示范、標準化生產推廣的經費穩定在1億元,科技對農業現代化支撐作用不斷顯現。全區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760萬畝,農機機械總動力達630萬千瓦,建設高標準農機農藝融合全程機械化示范園區30個,全區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0%。(記者 張 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