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輝:一份“?!倍Y 一片“柚”情
“看到路邊還有果農在低價叫賣胡柚,我是真痛心!胡柚從房前屋后的一只野果,變成現成老百姓的致富果,花了近40年,但還是沒有完全走上陽光大道。現在必須轉變觀念、探索新路,打好組合拳,更加精準發力!”一說起胡柚,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總是滔滔不絕,渾身透著一股勁兒。
在浙江西部山區的常山縣,其貌不揚的胡柚,可謂是當地最具辨識度的農產品和金名片。20世紀80年代起,縣里就把胡柚當作農業主導產業來力推,曾經輝煌一時?!笆娜螘涀ヒ恢还钡拿勒動纱硕鴣?,久久為功也成了一段佳話。
去年5月,潘曉輝從舟山調任新職到常山縣,一上任便情定胡柚。作為“新鄉人”,對于胡柚的憂心與情感,對于柚農的致富與奔小康,潘曉輝牢牢掛在心上、抓在手上,無時無刻不在想盡辦法。采訪中,記者幾度深受感染。
接過“接力棒”,抓基地、深加工、換包裝、強推介、辦節會、講故事、拍電影……在潘曉輝的眼里,常山胡柚是一只“神果”,必須“吃干榨盡”,從全產業鏈上掘金,才能對得起它。在他的推動下,常山胡柚又逐漸重新回到“高光時刻”,胡柚涅槃的新事頻頻跌出。
具體怎么抓?潘曉輝盯住幾個要緊環節。首先,拿小青果做文章。過去,由于胡柚賣不出好價格,農民“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于是漸漸疏于管理,品質自然每況愈下。想要提高口感,疏果很為要緊,應對之策就是,為小青果找出路。
小青果入藥,稱之“衢積殼”,又謂“胡柚片”,2016年時,因成功入選《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后,很快在市場上躥紅,身價翻了好幾倍,導致常山一下涌現出不少藥材基地和企業。農民見狀后,便將小青果利用起來,還能提升胡柚品質,一舉兩得。
“現在,我們正委托第三方機構,加大對胡柚藥用化的基礎性研究,爭取早日將‘衢積殼’納入《中國藥典》的增補本,這樣一來,就能全國流通了。”潘曉輝越說越來勁。他認為,胡柚是適合深加工的柑橘品種,與小青果相仿,要解胡柚之困,關鍵還在于精深加工。
數據顯示,目前,常山胡柚總共10萬余畝,鮮果總產量達13萬噸,盡管已有數十家加工企業,但深加工比例僅為30%。潘曉輝經過調研分析后認為,這一比例至少得提高至60%,這樣基本上可以消化掉小果、次果。
這幾年,在常山胡柚的深加工領域,還真有不少新生事物:“恒壽堂”重金投資,建了柚香谷,將香柚和胡柚配比加工“雙柚汁”,還未大面積投放市場,便已在餐飲圈走紅;去年底,百年藥企胡慶余堂與常山胡柚“雙胡合璧”,研發推出胡柚膏,很快就受到市場追捧,僅半年銷量已超過25萬瓶。
潘曉輝的“胡柚版圖”里,殘次果加工作為托底,頭部的鮮果則主打精品路線,兩者齊頭并進,形成良性循環??紤]到眼下胡柚生產主體普遍小散弱,一方面,常山出政策推動規?;B片種植,提高胡柚品質,另一方面依托當地國企農投集團,發力營銷端,一來幫助主體闖市場,二來倒逼基地搞建設。
盡管有國企具體操刀,但整個過程,潘曉輝幾乎親力親為,很多創意甚至來自于他。像外包裝,潘曉輝就力主橙色,意欲比肩“水果中的愛馬仕”,還專門附送一只環保袋,如同行走的廣告。系列產品取啥名?潘曉輝苦思冥想,最終定名“一份常禮,柚見80+”。
為啥取這名?“一份常禮”,就是一份常山的禮、一份平常的禮,今后作為常山特色農產品的總品牌?!?/span>80+”有三重含義。首先,果徑80至90毫米之間的胡柚,品質是最好的;其次,告訴消費者剛采摘的胡柚放80天以后,通過自然轉化,口感是最佳的;第三,胡柚及提取物具有止咳清肺、減脂降糖、鎖水潤膚等獨特功效,吃了以后變‘80后’,傳遞養生功效。潘曉輝興奮地解釋道,配合名字,他還創造了一句廣告語——“微苦味,世界風”,“你看,茶葉、咖啡、巧克力等都是微苦,跟胡柚的本性很像,這就是世界流行風。”
在潘曉輝看來,常山胡柚名氣雖大,但缺乏消費者科普,尤其是對胡柚作為“藥食同源”的特殊功能推介還不夠,缺乏與年輕人的對話溝通。讓他感到欣慰的是,經過創意化包裝和營銷后的精品胡柚,現在一盒12個售價138元,市場反響很不錯,“國企加入,并非為了去賣果子,而是提供一種示范,提振廣大種植戶信心,好品質就是要賣出好價錢。讓胡柚從按斤賣變成論個賣,是我的夢想!”
那么,好品質如何賣出好價錢?過去,常山胡柚大多以統貨走批發市場。潘曉輝就認為:今后的線上,就由龍頭企業主營,加強培育電商平臺;線下,則充分發揮異地商會、寓外鄉賢等資源優勢,特別要利用餐飲連鎖店的力量,在引導消費習慣的過程中,打開高端市場。
有一次到杭州出差,潘曉輝特意走進了一家常山人開的餐館,點了杯鮮榨的常山胡柚果汁。果汁一上來,潘曉輝頓感口味不對,判定摻了水。餐后水果,同樣也沒見常山胡柚的半點身影。
“當時我就在思考,餐館是胡柚絕佳的消費場景,完全可以借用這一營銷場所,進行消費者普及教育?!迸藭暂x當即請出了飯店老板,商量對策。飯店老板沒曾想碰到了行家。從此,旗下幾家連鎖店的胡柚果汁再也不敢“亂忽悠”,主打水果也換成了常山胡柚。
這樣的故事還有不少。有次招商引資大會,看到名單中有連鎖餐飲店,潘曉輝親自打電話給對方負責人,懇請能否植入胡柚的產品營銷。對方一聽此縣委書記,開口不談投資、不談稅收,卻談農產品,很受感動,當場便欣然應允。還有一次,潘曉輝到上海一家運動器材企業考察,臨走前還不忘給對方出題:可否研究一款專配胡柚的榨汁機。
有人給潘曉輝冠以“胡柚書記”,真是名副其實。他的這份熱愛和激情,似乎天然帶有某種魔力。策劃“賞花問柚”品鑒,舉辦YOUYOU音樂節,拍攝“胡柚娃”動漫電影……“常山胡柚新傳”在接續上演。越來越多的客商沖著胡柚來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胡柚的營銷與傳播中。
“胡柚是老天對常山的饋贈!我希望,每個常山干部都要根根頭發像天線,時刻想著怎么為胡柚產業賦能。不管是老常山人,還是新常山人,都要用心呵護好這只果。”采訪末,潘曉輝深情吐露道,“胡柚的背后就是十萬農民,做好這篇文章,就是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