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牛、羊、乳,憑實力圈粉!
錫林郭勒盟可利用草原面積18萬平方公里,是我國草地類型和植被種類最為齊全的草原區,地上植物多達1200多種,天然草場3945萬畝。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造就了錫林郭勒畜產品的美譽,“錫林郭勒羊肉”等品牌揚名天下。
2016年以來,錫盟深化畜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地制宜實施“減羊增牛”戰略,破解“一羊獨大”的產業結構,努力實現草原增綠、牧業增效、牧民增收,形成牛羊產業“齊頭并進”新局面,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錫林郭勒羊肉”是錫盟畜產品的“金字招牌”,境內有優良畜種烏珠穆沁羊、蘇尼特羊和察哈爾羊,均在大草原上自然放羊,人工干預少,肉質純天然、無污染。目前,全盟羊存欄1100萬只,“錫林郭勒羊肉”,入選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市場美譽度和占有率大幅提高。
全盟牛存欄量達到173萬頭,肉牛養殖規模占全區的28%,良改比重達到97%,中高端肉牛養殖規模居全區首位,肉牛全產業鏈初具規模。“錫林郭勒牛”“錫林郭勒草原牛”“錫林郭勒牛肉”“錫林郭勒草原牛肉”,已取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正藍旗順鑫鑫源牧業成為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牛肉供應商,額爾敦牛業成為中央黨校牛肉專供企業,向中高端市場進發。
近年來,錫盟搶抓國家、自治區大力推進奶業振興的機遇,推動民族傳統奶制品產業高質量發展,“錫林郭勒奶酪”從牧民家庭走向全國市場,年產量3600噸,銷售額2.2億元,22種主要奶制品銷往全國各地。奶制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和小作坊達到6800余家,從業人員5萬余人,其中登記注冊小作坊451家,占全區總數的54%,傳統奶制品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富民產業。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