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羊”字經 做強“牛”產業
“要吃好的牛羊肉,請到寧夏來。寧夏鹽池灘羊肉質鮮嫩、低脂肪、無膻味,香味細膩突出,用白水煮后,蘸上粗鹽即可嘗到其鮮;六盤山牛肉色澤晶瑩紅潤,肉質香味濃郁、鮮嫩多汁,入口即化,回味悠長。”這是日前在上海舉辦的寧夏品質中國行(上海站)活動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人向所有來賓所做的主題推介。
活動現場,鹽池灘羊肉、六盤山牛肉成為不少嘉賓、游客追捧的寧夏好物。“我從沒吃過這么香的羊肉,鮮嫩還沒有絲毫膻腥。”在活動現場,品嘗了寧夏手抓灘羊肉的江西省贛州客商危衛平贊不絕口。
寧夏中南部地區,氣候溫和涼爽,飼草肥美充足,水土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物競天擇,從而賦予了肉牛和灘羊獨特的風味。詩人、地理作家安石榴曾這樣評價:“寧夏的鹽池灘羊、六盤山牛肉如同偷偷加入了嗎啡,總是讓人欲罷不能。”
2020年,自治區將肉牛和灘羊產業確定為九大重點特色產業之一,并于今年初出臺《寧夏九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以打造國內優質肉牛和羊肉生產基地和知名品牌為重點,推進肉牛和灘羊產業精品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為寧夏肉牛和灘羊產業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激發了更多養殖戶的信心。
5月28日,記者來到位于閩寧鎮的寧夏壹泰牧業有限公司牧場,還未進院,耳畔便傳來響亮飽滿的牛叫聲,一個頗具規模的養殖場赫然眼前:寬闊平坦的大院,整齊劃一的棚室。
“現在牧場全年循環飼養量10000余頭,常年存欄量5000余頭,年出欄4500多頭牛,去年收入1.1億元,看這行情今年也不會差了。”牛場場長賀斌成樂呵呵地說。
指著棚中圍著食槽大快朵頤的牛兒,賀斌成向記者介紹,今年公司調整牛群結構比例,公母比例由原來的6.5:3.5調整為3:7,繁育母牛平均日增重可達1.1公斤,育肥牛平均日增重可達1.9公斤以上,從出生至出欄自繁公牛全程日增重大于1.45公斤,各項指標遠超業內同行,高于國際標準值。
在頂層設計的強力推動下,從副業到主業,從傳統產業到綠色產業,我區肉牛和灘羊產業發展正張開臂膀、邁開雙腿,做好了奔跑姿勢,努力讓寧夏好牛、好羊行銷天下。
排酸、清洗、分割、包裝……在寧夏邊塞風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有序地忙碌著。
“我們的鹽池灘羊肉主要銷往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深圳、廣州等地,備受消費者青睞。”邊塞風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玉平向記者介紹,公司在鹽池縣有自己的牧場,為了讓每只羊的體重控制在21公斤以內,牧場的灘羊早晚都要去“跑步健身”,加之飼料調配科學,沒有任何添加劑,使得其肉質細嫩、沒有膻味。
“以前我們的羊肉每公斤售價40元~60元,現在每公斤180元~300元不等。”指著冷柜中一袋袋分割精致的羊肉,黃玉平告訴記者,為了將鹽池灘羊賣出好價格,公司將銷售定位在高端渠道、高端人群,主要在幾個重點城市的三星、五星級酒店以及高端餐廳銷售,“我們將羊肉分割成100多個部位,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價格,最高的價格每公斤達600元。”
近年來,自治區政府和企業、養殖戶共同發力,著力打造叫得響、傳得久的寧夏肉牛和灘羊品牌。肉牛和灘羊品牌走向高端市場。肉牛產業成為我區鄉村振興、脫貧富民的支柱產業,華潤集團、融僑集團、中煙集團等大型企業紛紛落戶寧夏,加快發展肉牛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精深加工,初步形成產加銷互促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鹽池灘羊”則已成為我國高端羊肉的代表品牌,在一二線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逐年提升,目前已暢銷全國28個省50多個大中城市高端市場。從2016年起,鹽池灘羊肉連續四年入選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和大連達沃斯論壇國宴指定食材,并于今年入選“國字號”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價值榜單,品牌價值達71.1億元。(寧夏日報記者 張瑛 文/圖)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