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果”起步,花牛蘋果“鏈”接大市場
甘肅天水,這座擁有獨特地理位置與優越生態條件的城市,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座“蘋果寶庫”,成為孕育花牛蘋果的絕佳之地。近年來,天水花牛蘋果產業迎來新契機,發展勢頭更盛。數據顯示,2024年,天水市花牛蘋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78.9萬畝,總產量193萬噸。在科技助力下,果園管理更加智能化,產業鏈不斷完善,眾多品牌加持推動銷售,全產業鏈正釋放強勁集聚效應,不僅帶動本地經濟騰飛,產品還遠銷海外,天水正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品牌支撐助蘋果熱賣
花牛蘋果種植產業是天水特色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花牛蘋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78.9萬畝,總產量193萬噸,蘋果已經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果。
種得好、存得住、銷得出,是天水著力提升花牛蘋果核心競爭力的目標所在。近年來,天水市緊緊圍繞產業重點區,全面補齊冷鏈物流設施短板,累計建成冷鏈物流設施1020座、儲藏能力114萬噸,實現了果品周年供應、均衡市場、穩定價格、錯峰上市,有效提升了產業增值效益、促進了群眾穩定增收。
走進位于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永慶村的蘋實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這里儲存的蘋果已經銷售過半,眼下,工人們正忙著對蘋果進行分揀、包裝,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近期,每天走貨量達到兩到三萬斤,客商們紛紛忙備貨,這段時間也是每年蘋果銷售最快的時候。”該合作社負責人仙維聰說,2024年市場行情比較穩定,比往年同期走貨要快很多,預計春節前合作社的200多萬斤蘋果會全部賣完。截至目前,該合作社蘋果銷售額已經達到了300多萬元。
在銷售方面,多品牌助力是花牛蘋果熱銷的關鍵因素,眾多品牌為天水蘋果做信用、質量、服務的背書和支撐。例如,甘肅天水的“雪原”品牌,花牛蘋果年銷售量已達萬噸,全國著名的蘋果品牌“佳農”“王掌柜”“秋香”等,也都在天水花牛蘋果銷售的團隊之中。此外,天水還有一大批“小有可為”的蘋果品牌,也為天水花牛蘋果的銷售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表示,“區域品牌+企業品牌”是適應現代蘋果市場銷售、適合蘋果品牌消費的標配,是蘋果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用企業品牌為區域品牌背書,這樣才可信、可口、可靠、可買,才可能站穩市場。
科技推動土特產拔節生長
近年來,天水市花牛蘋果產業在科技助力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產業韌性與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
在科技應用方面,麥積區科技局積極組織“田秀才”活躍在田間地頭,采用防雹網抵御冰雹和倒春寒,使用反光膜促進著色與增糖,應用智慧農業監測土壤濕度、養分含量等數據,蘋果種植實現精準施肥、灌溉與病蟲害防控,果園管理實現精細化與智能化。同時,依托蘋果產業優勢資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初具雛形。
從種苗繁育、種植、貯藏,到生產蘋果脆片、蘋果白蘭地……產業鏈日漸完善。麥積區通過技術服務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物資采購統一、果品銷售統一和分戶經營、分戶核算,培育發展果品經營主體120家,4萬多群眾從中受益;提品質、強產業、補鏈條、增價值,小蘋果背后的產業韌性和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強。
眾多“土專家”為花牛蘋果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支持。在麥積區伯陽鎮馬現村,村民巨愛國雖文化程度不高,但憑借多年參加培訓,成為中級職稱農技師,尤其擅長修剪樹枝。他認為,修剪、施肥、田間管理、植物保護,4個“好”湊齊,才能種出優質果。如今,巨愛國成了小有名氣的農民“教授”,他受邀在果園里、田埂間講課,把自己在田間地頭試煉出的豐富經驗傳遞給更多人。據了解,天水已累計評定果樹農民技師355名、農民技術員1.3萬名。
在種植技術管理方面,花牛蘋果種植戶武正全的果園有著嚴格的標準。果樹身高嚴格控制在3米至3.5米、枝干數量在10支到15支之間;每畝地最多種67棵果樹,果與果之間,也要留出足夠空間。目前,武正全的合作社基地蘋果畝產7000斤,優質果率達90%以上。同時,科技也在他的果園管理中廣泛應用,防雹作業點為果園穿上“防彈衣”,滴灌設施將養分精準輸送到每棵果樹,太陽能殺蟲燈、防霜機、小型氣象站等新式“武器”各顯身手。
此外,天水市在選育方面也持續發力,“天汪一號”作為天水市自選自育的蘋果新品種,具有果面濃紅、果棱凸起、味道香甜的優勢,自培育成功以來,已進行大面積試驗推廣,均取得良好效果。“該品種在海拔1300米以上區域表現非常好,它的栽培面積在全市已達20多萬畝,而且輻射周邊,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和山西省都有大面積栽植。”天水市果樹研究所蘋果研究中心主任周曉康說。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果樹種質資源是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利用保存的種質資源,天水市先后選育出了花牛系列“天汪一號”“新首紅”“超紅星”3個蘋果新優品種。其中“天汪一號”通過國家級審定,推廣面積20多萬畝;“新首紅”和“超紅星”通過省級審定。同時,通過深入開展花牛蘋果種質資源鑒定和創新研究,有效提升了果樹核心種源的創新與利用,為花牛蘋果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
“鏈”上發力釋放集聚效應
前有育種、栽培,后有銷售、電商,由一顆花牛蘋果串起的產業鏈,正在釋放巨大的集聚效應,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在秦安縣雪原果品有限公司蘋果分選生產流水線,一顆顆紅彤彤的花牛蘋果在傳輸帶上翻滾,挨個“拍CT”。“蘋果醫生”王樂坐在電腦前,認真為每一顆蘋果“診斷”。“現代化分選線上,蘋果身上的小黑點很容易被影像技術識別,篩選出黑心病、糖度低的劣果,確保消費者拿到優果。”王樂說。
“銷路越好,把控蘋果品質就越重要。”該公司副總經理蔡全斌說,公司自動化分選線日產量達30噸,通過機器與“蘋果醫生”結合的精準篩選和把關,保證了蘋果質量,滿足了市場需求。不止“蘋果醫生”,還有“蘋果美容師”“農民教授”“蘋果經紀人”“市場信息收集人”……在溝壑連連的黃土高原上,圍繞一顆蘋果,拓寬了群眾的增收路徑。
在加工領域,天水市正在努力實現由果汁單一加工向果蔬脆片、果脯、果粉、果泥等多樣化加工轉變。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果汁、蘋果脆片等精深加工企業18個,總加工量15.38萬噸,加工增值1.97億元。
在銷售領域,天水市充分利用“互聯網+”“電商+”,打造“線上銷售、快遞直鏈”的銷售模式,讓天水花牛蘋果遠銷國內外市場,也帶動農特產品寄遞業務量快速增長。據介紹,2024年花牛蘋果上市后,天水市快遞發件量出現井噴式增長,9月、10月分別達到678萬件和695萬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7.6噸花牛蘋果首次出口馬爾代夫。天水長城果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產品濃縮蘋果汁主要銷往美國、南非、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可消化蘋果原料30多萬噸,主要來源于花牛蘋果。(本報綜合整理)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