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特色農業“旺”起來
“長壽”“富硒”“綠色”,這是澄邁的三張特色名片。作為海南自貿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頂梁柱”,澄邁以三張名片為引領,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賦能農業現代化發展。
品牌助力
撩開藤葉,刨開沙土,一串紅褐色的地瓜便露了出來。“‘橋頭地瓜’之所以香,妙就妙在這土地里。”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村民王伯伯提起一大串地瓜介紹起來:“我們這里產出的農產品富含硒元素,營養價值很高。”
據介紹,澄邁是世界長壽之鄉、世界富硒福地,沙土村更是被譽為“中國富硒地瓜第一村”。為打響“橋頭地瓜”知名度、做強“地瓜經濟”,澄邁積極實施“商標富農”戰略。2018年,“澄邁橋頭地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準注冊,小小地瓜邁上了品牌化建設道路。如今,“橋頭地瓜”成為澄邁縣乃至海南省的一張亮麗名片,年產值達3.9億元,沙土村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村民紛紛走上致富增收道路。
“我們正以‘富硒福地、長壽澄邁’的特色資源優勢為抓手,全力打造‘6+2’品牌矩陣,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澄邁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6”是澄邁福橙、福山咖啡、橋頭地瓜、澄邁山柚油、澄邁無核荔枝、澄邁無籽蜜柚,“2”是澄邁鳳梨、大豐妃子笑荔枝。2023年,“6+2”農業品牌總產值超過18億元。
科技賦能
無人機飛越海南橡膠紅光分公司智能標準化澄邁福橙種植基地(以下簡稱紅光福橙基地),近3000畝的澄邁福橙披著橙黃的薄皮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紅光福橙基地負責人拿出手機、輕點屏幕,智慧農業管理系統里立刻顯現出濕度、溫度、光照等信息。“在智慧農業管理系統里,根據需求操作,就能實現線上監控、灌溉、施肥。”該負責人介紹,除草機械化、水肥一體化、打藥半自動化,標準化、智能化轉型讓福橙產業吹上了“科技風”。
10月以來,紅光福橙基地共有2300畝左右的澄邁福橙陸續成熟上市,產量約300萬斤。
近年來,澄邁將澄邁福橙作為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努力打造成為海南乃至全國的“明星產品”。數據顯示,2023年澄邁福橙產值達到9700萬元。2024年福山鎮轄區福橙掛果面積6000多畝,產量預計可達到600萬斤。
智能化種植系統、數字化無損分揀生產線、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從種植到管理,從生產到銷售,澄邁通過引入智能化、數字化先進技術,逐步推進農業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依托優質資源和產業基礎,我們不斷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引進現代農業技術和管理模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為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賦能。”澄邁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融合發展
與43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投資金額共計約160億元——在今年10月舉行的2024中國·澄邁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農文旅推介會上,澄邁縣人民政府與多家農業企業達成合作,為農文旅產業注入新發展活力。
澄邁是千年古縣,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人文底蘊,但長期以來發展速度緩慢。如何加快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充分挖掘東坡文化、長壽文化,堅持‘以旅彰文、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推進農文旅產業化。”澄邁縣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澄邁已構建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旅游區、橋頭地瓜現代農業產業園、柚子產業園區等特色產業園區,才存、洪安蜜柚等8家省級共享農莊,多元化旅游場景吸引了眾多游客。數據顯示,2023年澄邁縣接待旅游人數達418.26萬人,旅游總收入達35.85億元。
下一步,澄邁將壯大產業鏈,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在“6+2”品牌農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深耕“生態農業”,打造一批澄邁的“名、特、優”農產品。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