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食品新賽道,貴州天麻“貴”在創新
2023年,天麻被納入我國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以下簡稱“食藥物質目錄”),這意味著天麻在食品加工領域迎來廣闊發展前景。近年來,貴州省中藥材專班天麻專家組組長、貴州大學教授黃明進帶領的貴州大學中藥材(石斛)產業團隊在貴州天麻主產區開展適用于食品加工的天麻新品種選育、仿野生栽培技術體系示范與應用推廣工作,該團隊的累累碩果,成為支撐貴州天麻食品加工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時下,正值天麻收獲季節,記者近日隨同黃明進教授來到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茂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茂源合作社”)的林下仿野生天麻基地時,合作社負責人杜天武正在采挖天麻,一堆堆結得密集的種麻和一個個大個頭的商品天麻不斷從林地里挖出。
杜天武表示,茂源合作社去年種植的麻種和符合商品規格等級的優質天麻共有1萬余畝,今年能收獲40萬斤天麻,預計收入1200萬元。茂源合作社仿野生天麻能取得良好效益得益于3個重要因素,即選種了“烏桿天麻”“貴紅2號”等良種,選擇在生態環境良好的山區林地里建設天麻基地,采用了黃明進等專家和天麻技術團隊大力推廣的天麻林下仿野生種植技術。
穩根基——深入開展科研育種
貴州省大部分是高海拔山區,是生長優質天麻的理想場地,但是經過50多年的種植,貴州天麻品種出現退化,產量質量也受到影響。之前,天麻以藥用為主;如今,食品市場成為天麻的新賽道。選育產量高且適用于食用產品開發的天麻新品種是天麻產業、提質增效發展的關鍵。
黃明進表示,“貴紅2號天麻”的選育推廣,不僅僅是一項科研任務,更是關系到貴州天麻產業的未來發展和農民增收。2017年,畢節市七星關區中藥材專班主任郭剛在天麻栽培群里偶然發現了“血紅天麻”這個獨特的種質資源,它口感微甜、糯而不膩,因其苔莖呈現出鮮艷如血的深紅色,在天麻群體中格外引人注目,便被命名為“血紅天麻”。
2018年,黃明進團隊與郭剛團隊合作開展天麻新品種選育,他們用5年時間,深入開展血紅天麻的新品種選育、認定以及推廣運用等各項工作。
在血紅天麻的品種選育過程中,研究團隊遇到了很多困難,從授粉制種、選育復壯到新品種適應性試驗,團隊一度無資金、無場地、無基礎資料。但是團隊人員毅然決然地選擇自掏腰包,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選育試驗中。通過5年的精心選育,團隊將優良個體逐步繁育形成批量種源,從有性繁殖形成小麻種,到無性繁殖形成箭麻,再進行DUS測試,提純復壯,不斷提高血紅天麻的純度、品質和產量。在種植過程中,團隊嚴格控制環境條件,確保天麻種源能夠健康生長,最終形成了特異性強、穩定性好、產量高質量好、口感佳適于食藥兩用的天麻新品種。此外,團隊還對“血紅天麻”進行全面的遺傳特性研究、全基因組測序分析、藥用成分分離鑒定、品質評價等工作,為其進一步推廣和運用提供了科學理論依據。2023年,“血紅天麻”成功通過貴州省農業農村廳非主要農作物新品種認定,被命名為“貴紅2號”。
通過與貴州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團隊獲得了種植“貴紅2號”天麻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為“貴紅2號”天麻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重要保障。七星關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1—2024年,因品質好、產量高,“貴紅2號”作為重點推廣品種,在七星關區推廣面積累計22萬畝,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拓賽道——進軍食品加工領域
雖然貴州民間素有食用天麻的傳統,但以前,貴州天麻更多用于中藥領域,納入食藥物質目錄為天麻切入食品領域這個新賽道提供了新機遇。發展天麻食品深加工,首先要確保天麻原料的供給充足、品質穩定并具備適宜食用的口感。
黃明進表示,通過有關專家開展感官評價,發現“貴紅2號”天麻的鮮品味甘而有脆性、口感好,不僅適宜于鮮品食用,還因其產量高、品質穩定,是食品加工企業的理想原料,此外,“烏桿天麻”也是適宜食品加工用的優質天麻品種。雖然在2023年通過認定之后“貴紅2號”已經成為正式的“學名”,但因“貴紅2號”的苔莖有醒目的紅色特征,行業內仍然習慣稱之為“血紅天麻”。
在貴州兩山天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該公司已研發出血紅天麻凍干粉和血紅天麻凍干片等食品。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持續研發“血紅天麻”系列食品,不僅加工天麻糕點,還計劃在公司天麻生物科技中試基地開發天麻功能性食品,包括天麻養生配制酒等。
貴州黔寧康食品有限公司則另辟蹊徑,專注研發天麻食品。該公司采用血紅天麻、烏桿天麻為原料加工的天麻豆腐皮(絲)已經上市,售價為每包9.9元,1包數量正好夠炒1盤菜,方便消費者將每日天麻消費量控制在可接受范圍。根據市場反饋,該產品在中老年消費群體的認可度較高。在黃明進團隊的幫助下,今年,該公司參與制定的天麻豆腐皮食品安全企業標準正式在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備案并發布。“普及食藥同源食品,不僅要考慮其方便食用,還得價格適中。我從事天麻生產銷售已經10多年了,讓千家萬戶都能吃得起天麻是我的心愿。”該公司總經理陳緒義說。
近年來,貴州大學中藥材(石斛)產業團隊在天麻的種植技術、化學成分分析、食品開發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該團隊研發的天麻林下仿野生種植技術,通過優化種植環境和管理措施,實現了天麻的高產穩產,為天麻食品加工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保障。
“天麻食品是新領域,天麻的高產穩定是我們投資開發天麻食品的‘定心丸’。”一位從事天麻食品加工的業內人士表示。
據了解,林下仿野生種植賦予了天麻食品綠色、生態的特性。該團隊對天麻化學成分進行的深入研究,為天麻的食品開發和深加工提供了科學依據。此外,團隊還研發了天麻供應保鮮技術,解決了天麻在儲存和保鮮方面的問題。團隊成員還參與起草“貴天麻”團體標準、天麻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為貴州天麻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