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 富了村民綠了峨眉
雪芽茶業有機茶基地。
“我家有十多畝茶園,從開春能一直采摘到中秋,光是采春茶一個多月就能掙近萬元。”近日,談及種茶帶來的收益,峨眉山市黃灣鎮雪芽村村民程 平 滿 臉 喜悅。
種茶與原先種植玉米、紅苕等作物相比,有著顯著的不同。程平明顯感受到,“現在的生態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收入也提高了。而且茶園主要由妻子打理,我現在還能外出打工。”
雪芽村位于峨眉山旅游的“冷線”區域,村民的收入與那些位于“熱線”、享受旅游發展紅利的村民形成了鮮明對比。為提高“冷線”村民的收入,峨眉山市政府和管委會明確提出了“興邊富民”計劃。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成立了峨眉雪芽茶業分公司(下稱“雪芽茶業”),承擔起國企的責任,通過旅游反哺農業。自2006 年起,該公司開始引導村民發展茶葉種植,共同探索出了一條特色產業致富之路,打造了一張響亮的川茶名片,實現了鄉村振興和茶旅的融合發展。
助農優業 構建完整產業鏈
在峨眉山海拔 800 米至1500米的區域,屬于針闊葉混交林帶。每年開春,山頂的積雪融化,緩緩流淌的雪水便滋潤著這片林地茶園。
村民重點種植的“福選 9號”,就分布在這一區域,是雪芽茶業推薦的優良品種。雪芽茶業不僅向村民贈送了1億多株茶苗,還提供肥料和技術支持,讓峨眉山3萬多畝山地披上了綠裝,其中有機茶園面積達3000畝。這些茶葉每年經過檢驗后投放市場,成為了雪芽茶業的核心產品。
“在確定發展種茶之前,我們其實嘗試過很多方法,比如種植板栗、核桃、竹子等經濟林,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后來發現,種茶才是最好的選擇。”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雪芽茶業總經理何群對此記憶猶新。
在峨眉山,挖掘歷史就能發現充分的種茶依據。唐代《昭明文選》注本中記載,“峨山多藥草,茶尤好,異于天下。”走訪山間,處處都能聽到關于老藥農(茶農)蒲公逐鹿的故事。談及茶道,就不得不提起唐朝萬年寺昌福師父編制的《峨眉茶道宗法清律》。
從經濟效益來看,種茶不僅讓村民通過賣茶獲得了可觀的收入,也讓雪芽茶業通過制茶售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峨眉山的生態環境也得到改善,茶旅融合相得益彰,成為綠水青山價值轉換的有效途徑,真正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作為高山林間茶的倡導者,雪芽茶業從源頭上把控質量,在銷售中唱響峨眉雪芽品牌。從金頂到峨眉、成都,雪芽茶業建立了8個直營店,并通過開設專賣店、門頭店、專柜等形式與600多家加盟商合作。同時,雪芽茶業還積極開展電商銷售,成立新渠道部為大客戶和電商提供服務。
茶葉產業鏈的完善和峨眉雪芽品牌的成功推廣,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在行政區劃調整時,當地政府將黃灣鎮黑水村與木瓜村合并后,直接命名為雪芽村。此外,市區雪芽茶業直營店門口的公交站也被命名為峨眉雪芽站。
“先有峨眉雪芽品牌,再有雪芽村。”何群對雪芽茶業一路走來的奮斗成果感到十分欣慰。他介紹,在2023年峨眉山市舉辦的世界綠茶大會上,雪芽村與位于北緯30度上的龍井村——這個同樣以茶命名的行政村,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渠道、產品、茶道、茶旅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與交流,共同打造“東有龍井、西有雪芽”的中國綠茶品牌天際線。
對于“興邊富民”計劃取得的成果,黃灣鎮黨委副書記向盛耘非常滿意。“現在,茶葉已經成為峨眉山茶農的重要收入來源。隨著生態環境的提升,‘冷線’區域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夏天,不少游客會在這里租住村民閑置的房屋避暑;同時,研學旅游也興盛了起來。”
文化賦能 雪芽四海美名揚
“雪芽近至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從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詩中可見,峨眉雪芽得名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為擦亮峨眉雪芽這一金字招牌,讓這張歷史文化名片重新煥發光彩,雪芽茶業不僅在品質上下功夫——推廣優良茶品種、高標準建設加工廠房、組建大師工作室等,還通過文化賦能來提升品牌影響力。
經過深入考證,雪芽茶業將有機茶基地選在了峨眉山禪茶祖庭黑水寺附近。昌福師父開創性地提出“茶全禪性,禪全茶德”,從而形成了獨步天下的峨眉茶道。雪芽茶業對峨眉茶道的演示進行了藝術還原,并創新形成了般若茶會。這一茶會已在國內外路演300多場,成為四川一張特色的文化名片。
從 2009 年開始舉辦的峨眉雪芽祈福法會,每年都會在金頂、萬年寺、報國寺、大佛禪院等地輪流舉行。同時,雪芽茶業還與中國文化中心合作,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建立了峨眉山茶海外體驗中心。這兩個中心于今年1月正式落地。此外,通過參加文化和旅游部舉辦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動,峨眉雪芽品牌已經輻射到了40多個國家。
作為茶文化傳承的載體,茶藝師的培養也至關重要。雪芽茶業為此專門培養了一支專業隊伍,其中包括中國茶傳播者左圭獎得主、最美茶藝師、蜀韻工匠等優秀人才。通過茶文化傳播、茶產品推薦、茶藝師培訓以及茶旅線路互動等方式,雪芽茶業已經從峨眉山走出四川、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在雪芽村的有機茶基地內,坐在雅致的茶房里泡上一壺雪芽紅茶,窗前,簇簇青綠成帶,“中國美麗茶園”6個白色大字在陽光下分外耀眼。“春天來了,茶芽綻放,海棠花開;冬天下雪的時候,這里也很漂亮。很多游客都會來這里打卡!”雪芽村黨總支副書記范秋蘭介紹,標準化管理后,茶農的茶葉能賣出更好的價格,集體經濟的年收入也從過去的兩三萬元提高到了今年的10萬元。
據了解,雪芽茶業的茶葉基地位于峨眉山核心景區內,雪芽茶業也是景區內唯一的茶企,被國際綠茶委員會授予了“世界名山名茶典范”的稱號。“用峨眉高山林間茶加工的峨眉雪芽品質上乘、產品豐富多樣,包括綠茶、紅茶和花茶等。現在我們倡導‘春綠夏花秋冬紅,一年四季品雪芽’。”何群介紹,下一步,雪芽茶業計劃通過茶旅互動將游客變為茶客;讓昔日的皇家貢茶、今日的國茶——峨眉雪芽,帶著峨眉山的健康生活方式,走進尋常百姓家并走向五湖四海。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