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嶺市: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鍛鏈升級”
一個個綠色高效的生產基地里,玉米、大豆品種良好,肉牛膘肥體壯;一處處忙碌運轉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作人員抓緊趕制訂單;一個個家喻戶曉的“嶺”字號品牌,逐漸成為一張張閃亮的名片……初冬時節,公主嶺市廣袤的黑土地上,孕育著農產品加工業巨大的發展動能。
公主嶺市地處“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的核心種植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和資源優勢,被譽為“中國玉米之鄉”。如何圍繞資源稟賦做好“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大文章?今年,全市將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納入“1369”高質量發展戰略,作為六大產業之一強力推進,培育形成玉米加工、飼料生產、肉類加工和米業加工等產業群體。
今年1月至10月,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63.5億元,同比增長15.9%,產值總量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0.8%。
立足精深 向“新”發力
“農業不加工,等于一場空”。公主嶺市是農業大市,產糧大市,玉米單產全國第一,除了以原糧形式外銷其他省份外,相當一部分玉米在本地做深加工,增加產業附加值。
記者走進吉林仟客萊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只見一輛大貨車拉著一車廂的玉米粒駛入大門,經過車體消毒、稱重、檢測濕度等程序,轉到不遠處的玉米倉儲車間。
作為吉林省小巨人企業、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生產的飼料配方中除了豆粕,70%的成分是玉米。
據公司監事會主席王樹坤介紹,目前,他們正建設年產12萬噸高端反芻料及玉米深加工項目,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總建筑面積達14898.22平方米,預計2025年8月投產使用,銷售額達億元。
聚焦“鏈上延鏈”,有效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該公司生產的新型生物飼料通過先進技術的應用,有效改善反芻動物消化系統,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浪費,從而實現畜牧業的高效發展和資源可持續利用。
思路決定出路,戰略引領未來。公主嶺市不斷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破題,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實施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項目,促進農產品由初到精,由單一到復合,推動農產業加工業擴規模、提速度、增效益。
除了加工成飼料,用于發展養殖業,玉米還可以成為工業食品原料。中糧生化能源(公主嶺)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投資興建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業,年加工凈化玉米達80萬噸,占公主嶺市玉米產量的四分之一。其主要產品有食用玉米淀粉、果葡糖漿、玉米蛋白粉等。該公司研發的蠟質玉米變性淀粉附加值很高,可賣到每噸1萬元。
在公主嶺市,隨著農業全產業鏈的建設和完善,全市加速推動產業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向市場要效益,在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多點開花,促進農產品利用方式的多元轉化、多渠道增效,農產品加工業集群集聚發展態勢正在形成。
立足品質 擴量升級
“讓吉農產品香飄海外”,吉農綠色農業高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食品事業部部長周威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產品以甜玉米為主、糯玉米為輔,通過深加工,以速凍形式送到百姓餐桌。除此之外,還在進行速凍豆角等農特產品的研發、加工。
6000平方米的綜合冷庫配備了微電腦自動化控制系統,擁有7000噸的速凍、冷藏、保鮮能力,確保了產品的新鮮與品質。
吉農綠色農業不僅在生產設備上投入巨大,更在速凍食品領域深耕細作,IQF速凍能力高達8噸/小時,年生產總量約4500噸,滿足了國內外市場的廣泛需求。公司是北京第二十九屆奧運會、殘奧會速凍甜玉米粒產品全國唯一供應商。是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供應商,為其旗下的肯德基、必勝客品牌供貨十余年。
吉農綠色農業只是公主嶺農產品加工企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公主嶺市大力發展休閑食品產業,對接長春健康食品產業,支持和引導企業從單一產品向多元化休閑食品方向發展,實現“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升食品加工產業整體水平。
盡管還未完全進入冬日,但東北的黏豆包、年糕已進入銷售旺季。在范家屯鎮鳳響村農產品加工制作間,工人們動作麻利地包豆包,蒸制年糕,各項工序井然有序,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擴大生產規模,提升品牌美譽度,做大做強黏豆包產業,帶動全村、全鄉農民實現增收致富。如今,在村委會帶動下,鳳響村的黏豆包和年糕訂單量不斷增加,農副產品銷售越來越好,原來無人問津的農產品成了市場上的走俏產品,當地群眾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
在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過程中,公主嶺市涌現了一大批創新活躍度高、聯農帶農緊密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全市現有農產品加工業企業145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3家,市級龍頭企業68家。競相發展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體系,有效提升農產品原料附加值,助推鄉村產業不斷提質升級。
立足強鏈 筑牢優勢
作為全國畜牧業發展基地、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畜牧業已成為公主嶺市推進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今年以來,公主嶺市圍繞“1369”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多元化、市場化、規模化發展,做長畜禽食品鏈條,提高加工精深度。
公主嶺市高金食品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主要從事生豬屠宰、分割、冷藏、精深加工等業務,產品遠銷全國20余個主要城市,有吉生鮮連鎖加盟店數十家。
高檔雪花牛肉、補血及補鈣保健品……一頭牛,通過精深加工,牛肉、牛血、牛骨、牛皮、牛臟器等全部實現應用,一頭活牛加工后平均產值達到5萬元以上。
目前,公主嶺市已經形成肉牛養殖、反芻飼料、食品加工、生物大健康、制革和有機肥等產業為核心的肉牛全產業鏈。從肉牛養殖到食品加工,再到皮革制品、大健康產品,公主嶺市通過精深加工讓肉牛產業實現了全產業鏈發展。
位于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內的認養一頭牛(長春)食品有限公司,是認養一頭牛集團建設的第一座肉牛屠宰、分割、加工于一體的數智化工廠,占地10萬平方米,可單班年屠宰近10萬頭肉牛、精深加工3萬噸,達產后年產值40億元,已形成繁育、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經營格局。
延長產業鏈,向高端化躍升。近年來,公主嶺市突出抓龍頭、上項目、樹品牌、強支撐,出臺了一系列實招硬招,不斷以加工為支撐,完備產業鏈條。
培育打造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加工水平高、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農產品加工和食品企業,大幅度提高糧食、畜禽和特產品精深加工比重,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在這片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熱土上,我們看到,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持續擴量升級的農產品深加工業一路高歌。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