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點亮壯美鄉村
初冬八桂,春色不減。
從桂北山區到北海之濱,萬千鄉村各美其美,勾勒出八桂大地壯美風景。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推動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是我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踐源頭、成功樣本。
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以學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一張藍圖繪到底,因地制宜、久久為功,鄉村產業紅紅火火,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鄉村全面振興步伐鏗鏘有力。
??守護糧食安全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稻浪翻滾,稻谷飄香。防城港市防城區茅嶺鎮的水稻迎來豐收。今年該鎮的秋季水稻種植面積1.3萬余畝,預計產量520萬公斤。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圍繞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我區有序推動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水稻增密增穗、水稻玉米高產攻關三大行動,在52個縣創建水稻高產攻關示范片,推進廣西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全年早稻、夏糧實現面積、產量、單產“三增長”。
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落實撂荒耕地整治等措施,穩慎開展耕地恢復工作,全區今年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98.09萬畝。
持續抓好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廣西牢牢守住了糧食安全紅線。
防止規模性返貧既是重大的經濟任務,也是重大的政治任務,必須持續用力,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勁。
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我區打造“線上網絡化、線下網格化”模式,全區納入監測對象超六成已穩定消除風險,“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鞏固提升。
脫貧地區持續發展,脫貧群眾持續增收,必須增強內生動力,實現從“輸血”向“造血”轉變。
持續加強產業和就業幫扶,我區深化拓展粵桂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深入開展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抓好脫貧人口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打造,深化區內區外勞務協作,持續推進“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統籌用好就業幫扶車間、公益性崗位等渠道,穩定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
??學深悟透落實 穩扎穩打久久為功
學用“千萬工程”經驗,重在學深悟透蘊含其中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案和推進機制。
“千萬工程”實施之初就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人居環境問題,以解決農村“臟亂散差”為起點逐步推進。
同樣從農村環境整治入手,由點及面、迭代升級,廣西一張藍圖繪到底,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聚焦農村短板傾斜投入,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
現在,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5%,農村垃圾收運體系覆蓋率達95%以上,11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率達98.2%;自然村(屯)100%通硬化路,行政村4G和光纖網絡100%覆蓋。
堅持黨建引領、大抓基層,不斷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是“千萬工程”的寶貴經驗。
全區上下大力推廣“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著眼“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問題,推行移風易俗“五個統一”工作法,推動鄉村更和諧、鄉風更文明。
借鑒浙江把土地制度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有機融入“千萬工程”中的經驗,廣西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形成城鄉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借助土地改革增動力。我區啟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區試點,穩妥推進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改革,推進廣西國家儲備林林票改革。
借助金融改革“引活水”。大力推廣“桂惠貸”支農力度,創設“惠糖貸”“六堡茶貸”“螺螄粉貸”和“繭絲貸”等特色產品。今年前三季度,“桂惠貸”累計投向農業118.2億元、支持農業企業13199戶。創新甘蔗、生豬等特色產業“保險+期貨”模式,年均保費超過1億元。
借助城鄉融合挖潛力。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城鎮落戶條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較3年前提高近3個百分點。開展醫共體建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農村。
??結合地方特色 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學用“千萬工程”,既要穩扎穩打、久久為功,也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桂林市平樂縣平樂鎮長灘村委羊咀村堅持規劃先導、注重特色、打造樣板的原則,建成一處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采摘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點,每年的“桃花節”吸引上萬名外地游客前來賞桃花風景、觀民族文化、品地方美食,成為強化村莊規劃編制、成功啟動鄉村振興發展新引擎的范例。
編制村莊規劃不能簡單照搬城鎮規劃,更不能一個模子套到底。目前,全區約6300個村莊編制了“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占應編數量的60%,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指明了方向。
充分發揮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廣西加快構建“10+3+N”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打造糧食、蔗糖、水果、蔬菜、漁業、優質家畜6大千億元產業,桑蠶、中藥材、優質家禽等一批百億元產業,創建了9個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0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8個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64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柳州螺螄粉、百色芒果、廣西六堡茶等區域公用品牌享譽全國,已成為全國名副其實的“米袋子”“糖罐子”“果園子”“菜籃子”,有力助推今年前三季度全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9%,增速高于全國平均0.5個百分點。
“學用‘千萬工程’經驗,重在學習運用蘊含其中的理念方法。今后我們要繼續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系統觀念;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黨建引領、大抓基層。”自治區黨委農辦負責人表示,要牢牢守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任務,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不斷取得鄉村振興的階段性成果,讓農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學用“千萬工程”經驗落地見效。(記者 陳靜)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