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小農特”撬動“大市場”
近年來,臨滄高新區秉承“黨建強、發展強”的理念,把黨建“軟實力”轉化成企業發展的“硬支撐”,采取“黨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科技”“黨支部+村兩委+村集體經濟”運營模式,一頭連接企業,一頭連接“三農”,實現基礎產業環節-技術研發環節-市場拓展環節全鏈發展,提升轄區企業組織化程度,有效帶動農民增收。
臨滄高新區有一家將“第一車間”建在田間地頭的高原農特企業——臨滄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在公司,每天種植忙、生產忙、銷售忙,機器轟鳴、揮汗如雨是公司的勞動場景。“小農特”撬動了“大市場”,拇指小玉米、小甜腸、火腿等產品遠銷上海、法國等地。
在臨滄高新區的引領下,臨滄咪多啰食品有限公司緊盯市場需求,挖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以科技為支撐,以基地為陣地,以農戶為員工,因地制宜探索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有力促進了農業由以資源為依托的數量型向以技術為依托的效益型轉變,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推動農業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優化、組織管理創新。目前,公司在昆明等地建立了冷鏈物流倉儲配送中心,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且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2024年上半年,咪哆啰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市范圍內種植玉米8000余畝,計劃2024年底完成1.5萬畝的種植,預計實現火腿年產300噸、臘肉年產150噸、香腸年產250噸、鹵肉制品年產100噸、鮮食玉米年產10000噸。預計2024年總產值達2億元,銷售額1.5億元,戶均增收1.4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約45萬元。
面對龐大的資源市場,臨滄高新區帶動區內的農特產品加工企業瞄準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實施統一農資采購、生產加工、技術標準、品牌包裝、產品銷售的“五個統一”和零疫病、零激素、零合成色素、零香精、零防腐劑、零藥殘的“六零標準”,采取企業委托農戶養殖生豬、牛、雞、蜂蜜,種植玉米、蔬菜、茶葉、核桃、堅果等,通過產、供、銷融合,構建起田間地頭與餐桌間的橋梁,把好資源轉化為好品質,好品質轉化為好品牌。截至目前,共帶動幫扶臨翔區5個鄉鎮、14個行政村、農戶1761戶3200余人,實現戶均增收13500元以上。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