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入縣,會是“最后的藍海”?
又到了一年“雙11”大促,你注意過嗎?網購包裹的發貨地正變得越來越“偏遠”。
從過去人們熟知的合肥的家電、蕪湖的堅果,到現在碭山的酥梨、金寨的紅薯,在各大電商平臺上,來自縣城的“小而美”近幾年嶄露頭角。
在流量紅利見頂的背景下,無論是供給端還是消費端,電商都在朝著下沉市場發力,這促成了縣域電商的快速發展。
從深層來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縣域產業興旺等則構成了縣域電商快速發展的基石。
縣域是重要的發展單元,縣域興,則區域強。對安徽來說,振興縣域的緊迫感更強、任務更重。
縣域電商不僅讓縣域產品搭上了行銷全國甚至全球市場的快車,發揮了很好的增收富民效應,也讓很多縣域成為“網紅”、享受了流量紅利,為活躍縣域經濟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助力。
當電商進入縣域,一些新變化正在發生。電商在縣域尋找藍海,縣域也因電商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電商也愛“搞基建”
不久前,商務部發布第一批全國農村電商“領跑縣”典型案例,安徽懷寧縣位列其中。
在電子商務成為中國數字經濟重要引擎的背景下,懷寧縣敏銳捕捉發展機遇,將農村電商作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不僅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懷寧縣農村電商領導小組,還出臺了《懷寧縣支持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多項條款精準對接電商發展需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懷寧縣在物流基建上的投入。
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如今在懷寧縣任意一個鄉鎮,你都可以看到物流站點。通過整合交通、郵政及電商領域的優勢資源,懷寧243個行政村建立便民服務點、20個鄉鎮建成綜合物流服務站點。
農產品上行的一大痛點,就是缺乏冷鏈支撐。冷鏈建設需要高資產投入,常常讓一些地方望而卻步。
水果藍莓是懷寧的特色農產品,對冷鏈的需求迫切。對此,懷寧縣積極推動冷鏈倉儲體系的全面升級,目前已有94家藍莓企業建設有冷藏庫和凍庫,總儲存量達49000噸。縣交發公司投資1.8億元建成藍莓冷倉大市場,59個行政村建造了小型冷庫。
“招引大型物流企業入駐綜合物流園,有效保障了物流效率。”懷寧縣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縣里引入物通天下物流,年吞吐量高達4000萬件,并且與京東合作建設了6000立方米的高標準冷庫,眼下正在與滿分等物流企業深入洽談,全縣正逐漸構建起通達四方的物流網絡體系。
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兩者協同發展。放眼安徽全省,懷寧縣并非個例,在電商發展好的區域,物流配套相對更健全。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物流之路的完善,不僅為縣域電商作支撐,在更廣闊的層面上,也推動著整個區域商貿流通業的發展。
“抱團”走得更遠
“全民直播”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平臺實時分享自己的生活、才藝,甚至是帶貨。手機,也被戲稱是這個時代的“新農具”。
但你知道嗎?我們從屏幕里看到那些站在田間地頭“整活”的主播,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農民。
“老姚說石斛”“90后村干部小劉”“山老九爭渡”“斛園布丁”……2022年建立的霍山縣大別山鄉村振興直播基地通過專業的指導教學,讓“小白”變“大V”,孵化出了一批優秀賬號和企業。
獨木難成林,縣域經營主體相對分散、弱小,往往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如果要培育直播電商,離不開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幫扶,但也更需要整個縣“抱團”發展。
霍山縣大別山鄉村振興直播基地有關負責人陳華龍介紹:“對孵化培育的企業和個人,我們通過線下實地走訪、線上盯播指導、面對面手把手教學、資源嫁接的形式,助其快速掌握電商知識和行業最新動態。”
直播驅動新經濟,人才建設是關鍵。針對霍山縣電商人才現狀,基地先后組織開展鄉村振興電子商務主題培訓班、村干部直播基地掛職培訓班、直播帶貨專題培訓班、鄉村直播達人培訓班等多場次培訓,總計開展電商培訓活動160余場,培訓4000余人次,通過培訓挖掘,培育鄉村直播帶貨新農人1000余人。
2014年,“農村電商”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掀起了一股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浪潮。當時很多地方打造了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服務當地電商發展。
面對直播電商興起的新形勢,這些電商服務中心不斷轉型升級,開始提供人才培訓、企業孵化、直播等公共服務。在肥東、肥西、霍山、渦陽等地,直播電商服務中心成為推動當地電商發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讓一個個更有活力、更有“網感”的鄉村呈現在直播間中。
賦能產業發展
走進位于合肥肥東經開區的安徽樂錦記食品有限公司,甜甜的面點香氣撲鼻而來。這家主營烘焙食品、傳統糕點以及休閑食品的公司,線上線下市場齊發力,最近正在為“雙11”大促忙碌著。
在樂錦記工廠附近,詹記、白帝乳業、天美食品……均是食品類企業,形成了規模可觀的產業集群。據了解,肥東現已擁有小家電、汽車、食品、大米、水果、糧油等多個網絡零售億元產業。
肥東本就具備較好的食品產業基礎,又應電商發展需求,近幾年物流基礎愈發完備,電商服務不斷成熟。
“產業+電商”的組合,打開了當地經濟發展新局面。
肥東縣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丁勝告訴記者,肥東正在以肥東經開區為主,兼顧撮鎮鎮、店埠鎮等農產品加工基礎條件較好的區域,進一步提升加工能力和檔次,形成初級產品精深加工集聚區,以期實現精深加工現代化、產品品牌化綠色化和加工企業集群化的新格局。
不同于從生產、加工到銷售,以前端推動后端變革的傳統模式,處于銷售環節的電商,憑借著快速的壯大發展,正從末端的零售商業出發,以消費市場促前端生產,壯大地方經濟。
不久前發布的《2024淘寶豐收節報告》顯示,安徽8個縣上榜“農產品電商百強縣”,肥東縣排名榜單第45位。
靠一根網線鏈接世界的電商,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同時也讓城鄉差異逐步縮小。丁勝告訴記者,“電商+產業帶”的發展模式給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有利于推動農業產業升級、打造縣域品牌,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回鄉就業創業,提升了縣域發展活力。
懷寧的藍莓、藍莓酒,碭山的酥梨、秋梨膏,這些曾經藏在小縣城的好貨,通過電商走向了更多人,也因有廣闊的銷路,這些“小而美”的產品種植、加工不斷壯大發展,成為一方支柱產業。
助農成效顯著
10月25日,2024安徽省網商大會在阜陽召開。大會邀請淘寶天貓、小紅書、eBay、螞蟻集團等多家頭部平臺現場論道,共同探討電商發展新路徑。
這種邀請頭部平臺參與的交流活動,幾乎貫穿全年。畢竟,平臺有哪些新政策新玩法,行業發展趨勢等問題,業內人士才能給出專業的回復。
近幾年,安徽的臭鱖魚、秋梨膏等走紅網絡,平臺都是背后重要的推手。
值得玩味的是,走紅的產品大多是農副產品。“到鄉村去!”在電商領域流量紅利見頂的背景下,頭部平臺幾乎都在踐行著這句話。
螞蟻集團“百縣百品助農行動”自2021年發起,發揮自身數字技術和平臺能力,助力脫貧地區農產品品牌推廣。截至2023年底,已累計助力296個脫貧縣的1400多個農產品線上推廣。在其助力之下,金寨小黃姜、金寨桑葚干、金寨干豇豆、碭山水果罐頭4個農產品品牌登上淘寶天貓全國同類產品排行榜第1名;宿松紅薯粉絲、壽縣腐乳、金寨玉米糊、金寨干青蘿卜絲、金寨板栗5個農產品品牌登上淘寶天貓全國農產品品牌前十名。
去年舉辦的百縣百品豐收節專場活動中,金寨縣的小黃姜累計賣出了1.5萬多公斤,雙河鎮大橋村、大畈村15位村民日夜挖姜,挖姜速度趕不上網友下單速度。這批小黃姜將帶動當地近100戶200人增收,人均增收超過500元。
電商平臺通過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介入助力鄉村振興,為農產品提供技術服務,提高品牌聲量,推動縣域產業向品牌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如果時間回到十幾年前,人們可能很難想象“萬物皆可網購”是怎樣的畫面。事實上,去年,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比攀升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7.6%。
從前,人們擔心網購的生鮮、農副產品,會不會在半途壞掉;而今,蕭縣羊肉、長豐草莓,電商讓很多安徽地標產品知名度不斷提高,銷路越來越廣。
深耕縣域,是電商行業當下尋求的轉型之道,而這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應該抓住的重要契機。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