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又上新,繼“高山鮮”后再推“秦嶺鮮”
繼去年推出首個主打高山生態的農產品品牌“高山鮮”以來,盒馬近日又推出了“秦嶺鮮”,主打基于秦嶺沿線的優質農產品,推動具有地域特色的生鮮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
綿延1600公里的秦嶺作為中國南北分界線,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盛產各種水果。今年,盒馬的明星商品戶太八號葡萄,成為“秦嶺鮮”系列的力推商品。
“除農產品必須產自秦嶺沿線的優質產區,還要求商品必須做到可動態溯源、能夠定植、定株等額外八項要求,優中選優,才能進入‘秦嶺鮮’選品范圍”,盒馬采購王雪莉表示。
早在2018年,盒馬就嘗試將戶太八號銷售出陜西。經過多次鏈路測試、更換“空氣感”外包裝,戶太八號終于在2019年夏天銷售到全國盒馬門店,銷售額比前一年相比翻了3倍。
據悉,以戶太八號為例,“秦嶺鮮”對果徑、甜度、成熟度都很嚴苛,基本上只有30%的商品符合標準。從每年3月的萌芽期,盒馬就已經在基地定向種植;單穗葡萄重量在750g左右,8成熟時候采摘,保證下樹糖度在16度以上。同時,全程冷鏈運輸,保障遠在北京、上海的消費者吃到與西安同等品質的樹上熟戶太八號。
其實在“秦嶺鮮”之前,盒馬已經在川渝地區有了成功的探索。
2019年,盒馬推出了“高山鮮”,將四川高海拔山區出產的蔬菜、水果變成標準化商品帶給城市消費者,比如每年的7-11月市面上很難買到好吃的草莓,而盒馬“高山鮮”草莓正好填補了市場的空檔,讓人們在夏天也能吃到草莓。
據盒馬方面介紹,今年“高山鮮”還將繼續擴大選品范圍,將不同地區的高山特色農產品帶到更多城市的盒區房。而“秦嶺鮮”的下一步也會陸續將秦嶺沿線的小眾水果推向廣闊市場。
對盒馬而言,在生鮮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要做到標準化十分不易,保質期短、損耗大,對供應鏈能力也有極高的要求。很多優質、小眾的農產品只能在區域范圍流通,形成品牌化更是難上加難。但“盒馬牌”仍然在不斷進化,瞄著50%以上商品“只有盒馬有”的目標不斷打造商品力,并在最難做的生鮮品類上有了新的探索。